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x
16e17d9a8a694d1f8606fad3b7355a9b.gif (1010.03 KB, 下載次數(shù): 119)
下載附件
2019-11-18 17:02 上傳
漢十高鐵被譽為“最美高鐵”。如今高鐵開通在即,很多網(wǎng)友們想知道沿線隨州、襄陽、十堰等城市究竟有哪些好看的、好玩的。機會來啦!
微信圖片_20191118171946.png (353.39 KB, 下載次數(shù): 137)
下載附件
2019-11-18 17:20 上傳
11月19日至22日,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攜手隨州、襄陽、十堰等沿線城市媒體,聯(lián)合舉行漢十高鐵一線行媒體體驗采訪活動。來自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華網(wǎng)、央廣網(wǎng)、新浪網(wǎng)、人民鐵道、湖北日報,及隨州日報、隨州廣播電視臺、襄陽日報、十堰日報等20多家媒體的50余名媒體記者,將搭乘漢十高鐵,從武漢出發(fā),先后抵達隨州、襄陽(棗陽)、十堰(丹江口)等地,實地采訪這些地方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高鐵站點特色、人文旅游景區(qū)景點等,帶你感受沿線各地不一樣的風土人情、美食美景。
(武)漢十(堰)高鐵簡介
武漢至十堰高速鐵路新建孝感至十堰段(簡稱漢十高鐵)為雙線客運專線,最高設計速度為350公里/小時。孝感至十堰段起于武孝城際鐵路孝感東站,止于十堰地區(qū)十堰東站,正線長399.126km。全線設孝感東(既有車站)、朋興(預留車站)、云夢東、安陸西、隨州南、隨縣、棗陽(與既有棗陽站并站)、襄陽東、隆中(暫不辦理客運業(yè)務)、谷城北、丹江口、武當山西、十堰東等13個車站,其中新建云夢東、安陸西、隨州南、隨縣、棗陽(與既有棗陽站并站)、襄陽東、谷城北、丹江口、武當山西、十堰東10個車站。項目總投資527.5億元。
漢十高鐵作為武漢至西安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湖北省內(nèi)連通武漢、襄陽、十堰、隨州的重要區(qū)域性快速鐵路,也將是溝通華中與西北地區(qū)、東南沿海的重要通道。線路途經(jīng)孝感、隨州、襄陽、十堰4個地市和17個縣市區(qū),輻射湖北省內(nèi)7萬平方公里,總?cè)丝?730萬人、占全省46%。漢十高鐵開通運營后,武漢到十堰的時間縮短到2小時內(nèi)、到襄陽1小時,將為促進“武漢城市圈”與“襄隨十城市群”的融合發(fā)展,帶動湖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乃至推動中部地區(qū)、長江經(jīng)濟帶高質(zhì)量發(fā)展提供動力支撐,產(chǎn)生深遠影響。
11月21日-22日/十堰篇:
十堰地處湖北省西北部、秦巴山區(qū)腹地、漢江中上游,是鄂、豫、陜、渝4省市毗鄰地區(qū)的區(qū)域性中心城市。全市轄4縣1市5區(qū),國土面積2.4萬平方公里,總?cè)丝?50萬,其中城區(qū)人口近130萬。十堰先后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chuàng)新基地等殊榮。
十堰是一個人人稱道的地方。境內(nèi)的道教圣地武當山,素以“亙古無雙勝景,天下第一仙山”享譽中外。武當山從唐代開始建設,歷經(jīng)一千多年,宏大的古建筑群與武當山的自然風景和諧交融,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國家地質(zhì)公園、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qū),是中國道教文化的發(fā)源地和武當武術(shù)的誕生地,也是海峽兩岸的交流基地。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贊嘆武當山,這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
十堰是“世界水都”、“中華水塔”。十堰地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水能資源是大自然賦予十堰的最大優(yōu)勢。漢江自西向東穿越全境,納上游諸水注入丹江口水庫,入水量達290. 5億立方米,豐富的水能資源使十堰成為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qū)。目前,南水北調(diào)中線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正式調(diào)水。截止2019年10月底,已累計調(diào)水253億立方米。
十堰是聞名遐邇現(xiàn)代汽車城。十堰是東風車的發(fā)祥地,是“世界前三、中國第一”的國際商用車之都,全市有整車和零部件企業(yè)500余家,汽車制造業(yè)資產(chǎn)過千億、汽車年產(chǎn)能80萬輛,是全國汽車產(chǎn)業(yè)化程度最高、產(chǎn)業(yè)集群優(yōu)勢最明顯的地區(qū)。
11月21日上午10:35漢十高鐵一線行媒體記者抵達十堰東站!
十堰東站
十堰東站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內(nèi),建筑面積18000㎡,高架線側(cè)平式站房,設3臺7線,旅客流線上進下出。
自然起伏的建筑輪廓,與群山背景融為一體?;趾氲捏w量、舒展的屋面、深遠的挑檐,塑造出極具工業(yè)美學特質(zhì)的“汽車之城”形象,象征中國車都開拓創(chuàng)新、勇于進取的氣魄。站房以“速度、激情、創(chuàng)新、汽車之城”為創(chuàng)意,力求合理、適度的創(chuàng)新。隨著新能源、智能化等技術(shù)的運用,未來的汽車工業(yè)將顛覆傳統(tǒng),改變?nèi)祟惿鐣U痉吭煨头氯魜碜晕磥淼母拍钴嚕瓶娠L馳電掣穿越時空,給人無盡遐想。
微信圖片_20191121105946.jpg (591.44 KB, 下載次數(shù): 138)
下載附件
2019-11-21 11:01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21110812.jpg (682.09 KB, 下載次數(shù): 119)
下載附件
2019-11-21 11:10 上傳
十堰宣傳、發(fā)改及十堰東站車站的相關(guān)負責人向媒體記者們介紹十堰市情和十堰東站
1574310502446.jpg (545.69 KB, 下載次數(shù): 134)
下載附件
2019-11-21 12:28 上傳
1574310496561.jpg (542.01 KB, 下載次數(shù): 135)
下載附件
2019-11-21 12:28 上傳
1574310491371.jpg (501.33 KB, 下載次數(shù): 130)
下載附件
2019-11-21 12:28 上傳
媒體記者到達東風重型卡車新工廠,參觀采訪東風八萬輛生產(chǎn)線
媒體記者乘坐索道上武當山
微信圖片_20191121152317.jpg (459.15 KB, 下載次數(shù): 134)
下載附件
2019-11-21 15:23 上傳
登上武當山頂
微信圖片_20191121160630.jpg (891.42 KB, 下載次數(shù): 973)
下載附件
2019-11-21 16:44 上傳
丹江口大壩
1574381438062.jpg (361.84 KB, 下載次數(shù): 134)
下載附件
2019-11-22 08:10 上傳
1574381444197.jpg (259.5 KB, 下載次數(shù): 128)
下載附件
2019-11-22 08:10 上傳
1574381450913.jpg (511.76 KB, 下載次數(shù): 116)
下載附件
2019-11-22 08:10 上傳
丹江口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周玉娟介紹丹江口大壩基本情況
丹江口站
丹江口站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內(nèi),建筑面積10000㎡,線正下式站房,設2臺5線,旅客流線下進下出。
四千年的滄浪之水,漫延浸潤著中國的心臟,天河倒掛丹江口,一泓清水送京津。站房造型如恢弘的水壩豎向生長,建筑形態(tài)隨功能布局自然而成,在山水間劃出一道優(yōu)美的弧線,立面隱約顯現(xiàn)的豎向線條描繪出丹江水壩的剪影,帶型采光側(cè)窗如順壩而下的江水。斑駁的陽光渲染出水都的靈動與秀美,向來往的旅客展示著水都文明。
微信圖片_20191122093148.jpg (602.89 KB, 下載次數(shù): 126)
下載附件
2019-11-22 09:52 上傳
11月20日-11月21日上午/襄陽篇:
棗陽站(既有站改擴建)
棗陽站房位于湖北省襄陽市棗陽市境內(nèi),建筑面積12000㎡,線側(cè)平式站房,設4臺9線,旅客流線上進下出。
棗陽市歷史悠久,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家鄉(xiāng),也被譽為“帝鄉(xiāng)”。地處湖北省西北部,鄂豫兩省交匯處,棗陽站為既有站改擴建,拆除既有站房原址新建。站房以“古風漢韻、千年帝鄉(xiāng)”為主題,將漢代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斗拱、坡屋面以及粗獷、厚實穩(wěn)重的建筑風格通過現(xiàn)代建筑處理手法抽象化、符號化,運用現(xiàn)代建筑材料及技術(shù)展現(xiàn)給鐵路旅客,弘揚地域文化的同時提升了城市品質(zhì)。
微信圖片_20191120094459.jpg (535.39 KB, 下載次數(shù): 141)
下載附件
2019-11-20 09:45 上傳
中鐵十七局棗陽站房項目經(jīng)理馮毅接受采訪
襄陽車站棗陽站長鐘強介紹棗陽車站
微信圖片_20191120095434.jpg (721.03 KB, 下載次數(shù): 136)
下載附件
2019-11-20 09:54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20095430.jpg (538.74 KB, 下載次數(shù): 228)
下載附件
2019-11-20 09:54 上傳
棗陽站房頂部四周可見數(shù)個紋章圖案。紋章圖案,取自漢武帝劉秀的服裝。
微信圖片_20191120095518.jpg (542.67 KB, 下載次數(shù): 152)
下載附件
2019-11-20 09:55 上傳
QQ圖片20191120101513.png (1.14 MB, 下載次數(shù): 135)
下載附件
2019-11-20 10:15 上傳
隨州記者團
中國漢城 中國漢文化產(chǎn)業(yè)園區(qū)(以下簡稱中國漢城)位于湖北省棗陽市,核心區(qū)項目占地1800畝,規(guī)劃建筑約80萬平方,項目總投資30億元,由湖北大漢文化產(chǎn)業(yè)投資有限公司開發(fā)建設。中國漢城是一個集漢代建筑精華與古典園林景觀為一體的大型復古建筑群,綜合功能:旅游觀光、影視拍攝、展示漢代文化、弘揚佛學文化、市民休閑娛樂、完善城市功能等;項目定位:中國漢文化核心地標、華夏漢文化展示中心、世界漢文化旅游目的地!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建筑為外形,以文化為內(nèi)核,以影視為媒介,以旅游為載體,以研學為抓手,以產(chǎn)業(yè)為依托,著力把中國漢城建設成為文旅融合的新高地。目前,中國漢城已打造成為:省現(xiàn)代服務業(yè)示范園區(qū)、省廣告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園區(qū)、省文化產(chǎn)業(yè)示范園區(qū)、省研學旅行教育基地和省影視拍攝基地。
QQ圖片20191120102657.png (908.53 KB, 下載次數(shù): 120)
下載附件
2019-11-20 10:27 上傳
QQ圖片20191120102621.png (987.79 KB, 下載次數(shù): 132)
下載附件
2019-11-20 10:27 上傳
QQ圖片20191120102606.png (321.19 KB, 下載次數(shù): 135)
下載附件
2019-11-20 10:27 上傳
漢城景區(qū)董事長、總經(jīng)理李事國介紹漢城景區(qū)。漢城景區(qū)4A創(chuàng)建已經(jīng)通過國家驗收。
QQ圖片20191120103834.png (1.79 MB, 下載次數(shù): 135)
下載附件
2019-11-20 10:39 上傳
景區(qū)是湖北省首批漢文化旅游基地,也是省級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
QQ圖片20191120103906.png (1.85 MB, 下載次數(shù): 135)
下載附件
2019-11-20 10:39 上傳
QQ圖片20191120103920.png (1.33 MB, 下載次數(shù): 114)
下載附件
2019-11-20 10:39 上傳
張藝謀影視基地:
微信圖片_20191120110025.jpg (892.75 KB, 下載次數(shù): 126)
下載附件
2019-11-20 11:00 上傳
QQ圖片20191120105849.png (1.67 MB, 下載次數(shù): 135)
下載附件
2019-11-20 11:00 上傳
QQ圖片20191120105836.png (1.96 MB, 下載次數(shù): 126)
下載附件
2019-11-20 11:00 上傳
QQ圖片20191120105905.png (1.14 MB, 下載次數(shù): 116)
下載附件
2019-11-20 11:00 上傳
QQ圖片20191120110639.png (1.75 MB, 下載次數(shù): 127)
下載附件
2019-11-20 11:07 上傳
張藝謀執(zhí)導的電影《影》和電視劇《凰權(quán)·奕天下》、《九州縹緲錄》、《將夜》等知名影視劇先后到這里取景
漢光武帝校場點將實景表演
QQ圖片20191120112905.png (1.01 MB, 下載次數(shù): 130)
下載附件
2019-11-20 11:29 上傳
颯爽女將
QQ圖片20191120113556.png (1017.08 KB, 下載次數(shù): 121)
下載附件
2019-11-20 11:36 上傳
QQ圖片20191120113609.png (1.17 MB, 下載次數(shù): 132)
下載附件
2019-11-20 11:36 上傳
感受傳統(tǒng)漢文化
漢十高鐵媒體記者采風繼續(xù)。剛才在漢頌劇院觀看實景演出《漢頌》。此劇主要講述漢光武帝劉秀起兵、稱帝、治國,以及與陰麗華的愛情。全劇分為六幕。第一幕,龍飛白水。主要講昆陽之戰(zhàn),劉秀少勝多,大戰(zhàn)王莽。莽軍大敗,潰不成軍,劉秀一戰(zhàn)成名,天下當知武姓侯。第二幕 樂舞相和。主要講述劉秀娶妻陰麗華。第三幕 維天有漢。登基稱帝后的漢光武帝劉秀文韜武略,天下敬服,開創(chuàng)光武中興。第四幕 墨舞文華。 第五幕 漢和天下。第六幕 宗脈家國。講述劉秀夫婦回鄉(xiāng)省親
微信圖片_20191120143746.jpg (940.47 KB, 下載次數(shù): 125)
下載附件
2019-11-20 14:40 上傳
第一幕
微信圖片_20191120143755.jpg (1.04 MB, 下載次數(shù): 132)
下載附件
2019-11-20 14:40 上傳
1574231764982.jpg (1.15 MB, 下載次數(shù): 109)
下載附件
2019-11-20 14:36 上傳
第二幕
微信圖片_20191120144055.jpg (990.27 KB, 下載次數(shù): 129)
下載附件
2019-11-20 14:42 上傳
第三幕
QQ圖片20191120144924.png (1.38 MB, 下載次數(shù): 122)
下載附件
2019-11-20 14:50 上傳
第四幕
微信圖片_20191120144057.jpg (1.18 MB, 下載次數(shù): 116)
下載附件
2019-11-20 14:42 上傳
第五幕
微信圖片_20191120144104.jpg (1.11 MB, 下載次數(shù): 139)
下載附件
2019-11-20 14:42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20144106.jpg (1.07 MB, 下載次數(shù): 114)
下載附件
2019-11-20 14:42 上傳
第六幕
峴首山文化旅游景區(qū)
峴首山又名峴山。在襄陽古城南約三公里處,處于襄陽城中輔線的延長線上,正對古城南門,這在風水學上,稱作向山,對襄陽城的意義非常重要。峴首山景區(qū)是襄陽產(chǎn)業(yè)園的第二期項目。襄陽峴山之所以能獨擅“峴”名,是因為從漢來到兩晉,屢次與著名人物相聯(lián)系。首先是長沙太守孫堅(孫權(quán)之父)跨過長江攻擊荊州刺史劉表,被劉表的部將黃祖射殺在襄陽城外峴山腳下的漢江,這是峴山首見于史冊。而最終使峴山名揚四海的,是西晉名將羊祜。他在襄陽鎮(zhèn)守十年,愛惜百姓,大行仁政,不但為西晉統(tǒng)一全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更深得襄陽百姓的愛戴,襄陽百姓對他的感念尤深。他在襄陽的時候,經(jīng)常到風景優(yōu)美的觀山游玩,“置酒言詠, 終日不倦”。他死后,襄陽百姓就在他最喜歡的“生平游慧之所峴山“建碑立廟”以紀念他。紀念羊祜的石碑立起后,人們一望見它就想起羊祜的恩德,往往淚流不止,所以又被稱作“墮淚碑”。唐代以前的峴山就是羊祜“置酒言詠”或者“生平游憩之所”,也就是今天的峴首山。
微信圖片_20191120155015.jpg (801.68 KB, 下載次數(shù): 119)
下載附件
2019-11-20 15:50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20155018.jpg (619.53 KB, 下載次數(shù): 126)
下載附件
2019-11-20 15:50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20155009.jpg (1.13 MB, 下載次數(shù): 105)
下載附件
2019-11-20 15:50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20155022.jpg (834.59 KB, 下載次數(shù): 126)
下載附件
2019-11-20 15:50 上傳
唐城景區(qū)
襄陽盛世唐城景區(qū)作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由湖北志強集團斥巨資打造,襄陽智谷文化開發(fā)有限公司開發(fā)施建的集文化旅游、影視拍攝、全景演繹和商業(yè)運營為一體的大型復合型旅游景區(qū)。自2015年5月1日開城營業(yè)以來,年平均游客接待量達150萬人次。由我國著名導演陳凱歌執(zhí)導的電影《妖貓傳》,在襄陽盛世唐城景區(qū)的開篇首秀已落下帷幕;以襄陽盛世唐城景區(qū)為主拍攝場地的優(yōu)秀影視作品《天盛長歌》《將夜》《九州縹緲錄》等也已順利播出。期間,更有《圖蘭朵》《木蘭》《帝凰業(yè)》《將夜之光明之戰(zhàn)》等大型影視劇先后在襄陽盛世唐城景區(qū)取景并完成拍攝。隨后,還將會有更多的優(yōu)秀劇組進駐襄陽盛世唐城景區(qū)。
微信圖片_20191120162122.jpg (642.23 KB, 下載次數(shù): 134)
下載附件
2019-11-20 16:27 上傳
采風團來到唐城
微信圖片_20191120162618.jpg (802.24 KB, 下載次數(shù): 108)
下載附件
2019-11-20 16:27 上傳
朱雀大街
QQ圖片20191120162926.png (1.06 MB, 下載次數(shù): 107)
下載附件
2019-11-20 16:31 上傳
襄陽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孫峰介紹唐城景區(qū)
微信圖片_20191120162804.jpg (1.42 MB, 下載次數(shù): 99)
下載附件
2019-11-20 16:28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20163212.jpg (841.31 KB, 下載次數(shù): 110)
下載附件
2019-11-20 16:33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20163221.jpg (1.09 MB, 下載次數(shù): 120)
下載附件
2019-11-20 16:33 上傳
唐城景區(qū)
微信圖片_20191120172936.jpg (854.04 KB, 下載次數(shù): 121)
下載附件
2019-11-20 17:30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20172940.jpg (710.44 KB, 下載次數(shù): 108)
下載附件
2019-11-20 17:30 上傳
入花萼相輝樓看《大唐飛歌》表演
1574246429281.jpg (323.13 KB, 下載次數(shù): 122)
下載附件
2019-11-20 18:40 上傳
朱雀門
唐城景區(qū)總經(jīng)理楊祥華介紹唐城景區(qū)發(fā)展和對接漢十高鐵的舉措
襄陽東站
襄陽東站位于襄陽市東津區(qū)境內(nèi),建筑面積22000㎡,設9臺20線,6個候車區(qū),旅客流線上進下出。
襄陽東站站房造型以“一江兩岸,漢水之城”為創(chuàng)意出發(fā)點,提煉、借用楚風建筑“深出檐、高筑臺”的重要特征,以寬大的整體式屋檐勾勒輪廓線,形成擋風遮雨的空間并營造出高聳大氣、恢弘完整的建筑形象,自然襯出“襄陽之門”的設計理念。
微信圖片_20191121092029.jpg (881.24 KB, 下載次數(shù): 118)
下載附件
2019-11-21 09:34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21093457.jpg (890.03 KB, 下載次數(shù): 125)
下載附件
2019-11-21 09:35 上傳
襄陽東津站模型
微信圖片_20191121094405.jpg (198.72 KB, 下載次數(shù): 105)
下載附件
2019-11-21 09:47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21094359.jpg (1.02 MB, 下載次數(shù): 138)
下載附件
2019-11-21 09:47 上傳
襄陽東站內(nèi)景
微信圖片_20191121094354.jpg (566.15 KB, 下載次數(shù): 103)
下載附件
2019-11-21 09:47 上傳
襄陽東站總支書記韓建革介紹襄陽東站基本情況
11月19日/隨州篇:
隨州南站
隨州南站位于湖北省隨州市城南片區(qū),建筑面積20000㎡,高架線側(cè)平式站房,設2臺6線,旅客流線上進下出。
站房造型將銀杏葉片的優(yōu)美形態(tài)抽象表達,主體結(jié)構(gòu)采用“鋼結(jié)構(gòu)傘狀單元體”,外部覆厚度僅為0.3毫米蓋淺黃色半透明ETFE膜作為形體構(gòu)成的基本單元,這種新型薄膜材料雖僅有A4紙厚,但張力卻比同等厚度的鋼板還要高,能抵抗溫度變化,可自我清潔,耐腐蝕,科技含量極高;20個27*24米的“傘狀單元體”形成寬敞明亮的主體候車空間;兩側(cè)以豎向窗格組成的橫向體量向外延伸,形成售票與出站空間,高低錯落的建筑形象恰似古樹古村交輝相映。“山屏樹傘下,農(nóng)家小院忙”,構(gòu)成一副清麗、淡雅、緩緩展開的自然田園畫卷。
微信圖片_20191119092209.jpg (507.66 KB, 下載次數(shù): 117)
下載附件
2019-11-19 09:22 上傳
隨州市文旅局副局長石正東介紹隨州
隨州南站副站長胡懷權(quán)向媒體記者介紹隨州南站
微信圖片_20191119091550.jpg (470.99 KB, 下載次數(shù): 127)
下載附件
2019-11-19 09:21 上傳
隨州南站前廣場已經(jīng)栽種了部分綠化樹,正在進行最后的施工
微信圖片_20191119091555.jpg (635.35 KB, 下載次數(shù): 121)
下載附件
2019-11-19 09:21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19091542.jpg (504.65 KB, 下載次數(shù): 117)
下載附件
2019-11-19 09:21 上傳
媒體朋友們與銀杏葉造型的隨州南站合影
微信圖片_20191119100131.jpg (530.69 KB, 下載次數(shù): 119)
下載附件
2019-11-19 10:06 上傳
媒體記者們正乘車前往銀杏谷景區(qū),感受深秋銀杏的爛漫金黃。在車上,隨州導游為媒體記者介紹隨州文化旅游。
微信圖片_20191119103603.jpg (496.52 KB, 下載次數(shù): 107)
下載附件
2019-11-19 10:36 上傳
中國千年銀杏谷,是現(xiàn)今僅存的四個古銀杏群落中最大的一個。它深藏群山之間,匯集成谷,五村一線貫穿,綿延數(shù)十里,有千歲以上的銀杏308株,逾百年的17000多棵。銀杏是屬于隨州的季節(jié)限定。從洛陽店出口下高速到銀杏谷主景區(qū),一路銀杏夾道;十里銀杏畫廊之間,秋日風光旖旎醉人。
微信圖片_20191119105327.jpg (1.07 MB, 下載次數(shù): 131)
下載附件
2019-11-19 10:54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19105336.jpg (1.45 MB, 下載次數(shù): 131)
下載附件
2019-11-19 10:54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19105342.jpg (1.15 MB, 下載次數(shù): 129)
下載附件
2019-11-19 10:54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19110620.jpg (1.06 MB, 下載次數(shù): 114)
下載附件
2019-11-19 11:07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19110631.jpg (1.1 MB, 下載次數(shù): 131)
下載附件
2019-11-19 11:07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19110635.jpg (1.19 MB, 下載次數(shù): 120)
下載附件
2019-11-19 11:07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19111659.jpg (1.14 MB, 下載次數(shù): 181)
下載附件
2019-11-19 11:18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19111702.jpg (1.32 MB, 下載次數(shù): 109)
下載附件
2019-11-19 11:18 上傳
隨州炎帝神農(nóng)故里風景區(qū)
炎帝神農(nóng)故里風景區(qū)位于隨縣厲山鎮(zhèn),距隨州市城區(qū)西北18公里,316 國道、漢丹鐵路、隨岳高速公路、西寧鐵路連接線穿境而過。隨州炎帝神農(nóng)故里風景區(qū)總占地面積約171.3公頃,投資約4.4億元,為國家4A級風景區(qū),主要包括“尋根謁祖朝圣區(qū)”“圣跡觀光體驗區(qū)”“農(nóng)耕文化展覽區(qū)”和“自然生態(tài)景觀區(qū)”。2009年起,以炎黃子孫尋根謁祖為核心,以體驗炎帝神農(nóng)的農(nóng)耕文化、醫(yī)藥文化、貿(mào)易文化、原始藝術(shù)文化為根本的“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jié)”活動在此舉行,受到國家、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關(guān)懷。炎帝神農(nóng)故里景區(qū)已成為海內(nèi)外炎黃子孫尋根祭祖、旅游觀光的勝地。
QQ圖片20191120100352.png (1.46 MB, 下載次數(shù): 124)
下載附件
2019-11-20 10:04 上傳
QQ圖片20191119144848.png (757.99 KB, 下載次數(shù): 125)
下載附件
2019-11-19 14:49 上傳
a861f06c60520f50062d269715dc03b.jpg (603.37 KB, 下載次數(shù): 110)
下載附件
2019-11-19 16:03 上傳
QQ圖片20191119151711.png (1.4 MB, 下載次數(shù): 126)
下載附件
2019-11-19 15:17 上傳
QQ圖片20191119151824.png (665.51 KB, 下載次數(shù): 124)
下載附件
2019-11-19 15:18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19152200.jpg (221.5 KB, 下載次數(shù): 140)
下載附件
2019-11-19 15:24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19152304.jpg (745.8 KB, 下載次數(shù): 130)
下載附件
2019-11-19 15:23 上傳
湖北日報記者張恒偉參加完拜謁儀式后表示對始祖心生敬畏,并說年輕人更應多來拜謁始祖,不忘祖先不忘根,飲水當思源
QQ圖片20191119153357.png (1.09 MB, 下載次數(shù): 105)
下載附件
2019-11-19 15:34 上傳
QQ圖片20191119153415.png (1.2 MB, 下載次數(shù): 118)
下載附件
2019-11-19 15:34 上傳
媒體記者入經(jīng)世堂互動傳統(tǒng)文化
傳統(tǒng)禮儀演示
微信圖片_20191119153805.jpg (1.25 MB, 下載次數(shù): 139)
下載附件
2019-11-19 15:39 上傳
媒體記者體驗古人站姿、行禮
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是戰(zhàn)國早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位于湖北隨州城西兩公里的擂鼓墩東團坡上。曾侯乙墓呈"卜"字形,墓坑開鑿于紅礫巖中,為多邊形巖坑豎穴木槨墓。無墓道,南北向,墓坑南北長16.5米,東西寬21米,深13米,面積為220平方米。 此曾國與史書中的姬姓隨國一國兩名,始祖為赫赫有名的周朝開國大將軍南宮適(括)。曾國是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鎮(zhèn)守南方的重要邦國。 墓中隨葬以九鼎八簋(guǐ,音軌)和編鐘、編磐為主的禮樂器,遵守了周代諸侯的身份,九鼎八簋應為天子使用,諸侯應使用七鼎六簋,反映出先秦社會嚴格的禮樂制度在后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裂縫,以及人們對天地、神明和祖先的敬畏。十二律俱全的64件青銅雙音編鐘(不包括楚王所送镈鐘)、玲瓏剔透的尊盤和完整地書寫二十八宿(xiù,音秀)名稱的衣箱等,體現(xiàn)了先秦時期中國在藝術(shù)、技術(shù)、天文等方面的極高成就。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編鐘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銅編鐘。
微信圖片_20191119163445.jpg (566.39 KB, 下載次數(shù): 154)
下載附件
2019-11-19 16:41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19164149.jpg (581.53 KB, 下載次數(shù): 124)
下載附件
2019-11-19 16:42 上傳
十堰晚報秦楚網(wǎng)記者肖錦表示,感覺隨州自然風光美、人文底蘊深厚,漢十高鐵開通后來隨州也將更方便,之后想趁周末時間和朋友一起再到隨州來旅游。
微信圖片_20191119164357.jpg (420.13 KB, 下載次數(shù): 125)
下載附件
2019-11-19 16:44 上傳
媒體記者參觀曾侯乙墓
微信圖片_20191119165214.jpg (1.23 MB, 下載次數(shù): 157)
下載附件
2019-11-19 16:52 上傳
編審:許享紅,陳曉林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徐斌 陳云 楊儀凡
編輯:黃芳芳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