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source/plugin/dsu_paulsign/img/emot/kx.gif) | 開心 2021-3-25 16:41 |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
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x
本帖最后由 寧寧 于 2018-11-6 11:25 編輯
農(nóng).jpg (441.82 KB, 下載次數(shù): 55)
下載附件
2018-11-5 10:16 上傳
作者 :王玉玲
老公大哥的葬禮上,我走近了三里崗鎮(zhèn)光明村的鄉(xiāng)親。
大哥是這里土生土長的農(nóng)民,一輩子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與這片土地結(jié)下不解之緣,與這幫來送他人世間最后一程的兄弟有著深厚感情。
大哥去世的第三天早上,那些與之在一起勞動生活了幾十年的光明村鄉(xiāng)親,帶著扛子,鎬子,鋤頭,鐵鍬,大拇指還粗的繩子,一臉肅穆地來到裝著大哥一生行囊的棺材前,對著大哥的遺像,每一個人都深深地跪拜,三叩首。我估計每一個人的眼前,都浮現(xiàn)著大哥和他們一起勞動,一吃喝酒,一起談天說地的音容笑貌。
今天,他們來為老兄弟以這種方式送行,心底的那份悲涼,唯有他們自己知道。
禮畢之后,大家一聲不響地圍坐在兩張桌子前,我數(shù)了一下總共十六個人,除一兩個女性外,全都是與大哥年齡相仿的老人了。攬頭說:“好不容易謀到這么幾個人,來把老兄弟送上山吧!”
一行人,帶上工具,到事先看好的墓地為大哥修建他永久的居住地,他們默不作聲地勞動著,沒有一個人為難主家,更沒有提出條件,要多少煙什么的。
大哥去世,他的兒女們免不了要謝謝大班子的鄉(xiāng)親們,在其它地方一般每個孩子最少兩條煙,多的時候要四條六條的不等。孩子們來之前多次電話問我要帶多少煙,后來總共帶了十二條煙,還總擔心著不夠,到時候會出洋相。
出喪的那天早上,天空還是魚肚 色的時候,大班子的鄉(xiāng)親們就已經(jīng)都到了,草草吃罷早餐后,十幾人圍在大哥的棺材前,為大哥的一生蓋棺“釘”論,沉封了大哥的一生。
孩子們用一個小推車推上煙花,炮竹等物品,等待著每一次游喪之后的“竹扛”,有的地方攬頭總會事先摸底,把侄兒,侄女的人數(shù)摸清楚,照單點名,一個個的清點到,每游喪一次孩子們每人都需拿兩條煙才算敬意。
然 而,為大哥送行的這些鄉(xiāng)親,只是走走停停地讓孝子們下跪,每次游喪之后只要一個戲班子放兩條煙就不再要求什么,一路上游了三次喪,總共只用了六條煙,支客先生還和大班子的鄉(xiāng)親們打趣到:“你們還要讓娃子們的煙背回去的!”大班子的鄉(xiāng)親說:“只是個意思算了,不為難娃子們,也不能壞了風(fēng)俗,讓人覺得我們是在敲竹扛!”
結(jié)果,孩子們帶去的十二條煙,帶了六條回來,孩子們看著帶回的煙笑道:“還是這里鄉(xiāng)親純樸,怎么也沒想到只用這么點煙就算了事!”
看著那衣衫有些不整,頭發(fā)有些零亂,胡子拉渣,頭發(fā)花白的十六條我心中的漢子,我感覺他們很美很美,他們身上透著善良,樸實,真誠,雖然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卻不貪婪,不勢利,不狡詐,給我心中打下深深地鉻??!
此時讓我想起一首歌的歌詞:我生在一個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鄉(xiāng)親,胡子里長滿故事,憨笑中埋著鄉(xiāng)音! 我感動于他們的樸實,感動于他們不計較得失的精神!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