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特約記者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19-6-6 08:29 |
---|
簽到天數(shù): 7 天 [LV.3]偶爾看看II
|
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x
本帖最后由 古道西風(fēng) 于 2018-3-28 21:22 編輯
神農(nóng)牡丹頌
四月賞牡丹,何須赴洛陽。
神農(nóng)牡丹谷,襲人撲鼻香。
—題記
湖北隨州,炎帝神農(nóng)故里,古樂編鐘之鄉(xiāng)。沉淀了數(shù)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yùn),素有“隨國”之稱?!半S國”有一城,尚市龍脈,有那萬畝牡丹,年年花開,引天下數(shù)人一睹國花之真容。
提及牡丹,腦中閃現(xiàn),國花當(dāng)首。哪怕未曾相見,也知其稱“花中之王”“國色天香”富麗堂皇,雍容華貴。從古至今,文人騷客推波助興。腦海都是牡丹的美,美的無法用文字丹青所形容?!疤煜抡婊í毮档ぁ薄拔┯心档ふ鎳?,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竟夸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閱盡大千春世界,牡丹終古是花王”“春來誰作韶華主,總領(lǐng)群芳是牡丹?!?br />
都說未曾親眼相見,勿評也勿判。80末的我是個土生土長的尚市姑娘,這個年代的我們大多都是一直上學(xué)而后畢業(yè)然后工作。如今都已過了而立之年,再也不是青春時的年少輕狂。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奮力拼搏,猶如牡丹一樣盡情的綻放著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花。得知故鄉(xiāng)興建神農(nóng)牡丹谷,引進(jìn)培育那萬畝牡丹。心中幾許歡喜??梢苑Q之為一種牡丹之情懷,國之情懷,家之情懷。17年首屆牡丹節(jié),我便帶著這種情懷來賞牡丹。清晰記得那日下著細(xì)雨。雨中的牡丹,高貴的如百合,純凈的如凈蓮。紅黃藍(lán)墨綠紫等等五彩繽紛,并不是世人說的般庸俗。同為紅花,有的如烈火有的似丹青。同為白花,有的如白玉有的似寒冰。千姿百態(tài),各俱風(fēng)韻,姿豐典雅,花香襲人。更聽專家講可耐零下三十度低溫,平均四十五度就可以生長,各地區(qū)都可以栽培,又聯(lián)想到武則天怒貶牡丹之傳說,讓我對牡丹又有了重新的認(rèn)識。
現(xiàn)如今,愛牡丹者甚少。早不比“蓮之愛,同予者何人”,應(yīng)該是“牡丹之愛,同予者何人”愛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居多,還有蓮,哈日者愛櫻花,崇洋者愛玫瑰。親眼所見牡丹后更覺牡丹有百花之風(fēng)采。有梅的鐵骨錚錚,傲而不俗;有蘭的幽而不病,與世無爭;有竹的輕而不佻,不卑不亢;有菊的麗而不嬌,恬然自處;有蓮的純潔無暇,不屈不撓;有櫻花的幽香艷麗。燦爛芳華;有玫瑰的熱情似火,如癡如醉。
還記得一部熱映的電影《妖貓傳》,相信大家很多人都看過,不知大家是否與我一樣,看完最繞人心,記憶最為深刻的是那句“云想衣裳花想容”,可以想象的出大唐的盛世,傾人城國的佳人,還有那滿城的牡丹。時過千載,只留艷過紛說楊李事,舊時城闕都作土。然牡丹,年年花開,就在“隨國”神農(nóng)牡丹谷。
人間四月,爾等與我相約尚市龍脈,共享牡丹可否?
周冬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