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泡泡青 任儒舉 每年的這個時間段,安居泡泡青便成為隨州人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時令菜蔬閃亮登場。這是本地人引以為豪的獨特佳肴,它雖說屬于?。ㄊ撸┎说姆懂牐鋬r值卻遠勝過肉食。每年的春節(jié),在北上廣深的隨州老鄉(xiāng)就會囑咐家人從老家快遞一些泡泡青讓他們解饞,因為不管在哪個發(fā)達的大都市,吃什么東西都能買到,但是你要吃上一口純正的泡泡青,那確實比吃肉難得多。因為這東西別處沒有,只有隨州這地界盛產這物件,而且在隨州也就是以安居為中心的地帶泡泡青最為純正,質量最好、味道最美、產量最高。因此本地人都習慣稱其為“安居泡泡青”。安居泡泡青素有"冬季蔬菜之王"的美譽,是隨州特有的地方品種,屬十字花科不結球白菜類,越冬栽培塌地生長草本植物。正宗的泡泡青,葉泡濃綠至墨綠,葉片呈泡狀,色澤烏黑,全綠,葉肉厚實,質地柔軟,抗寒性強。主要食用嫩葉,后期也可食用嫩莖,其口感鮮、甜、嫩、爽!具有清火、排毒、促消化、降血壓、 保護肝臟和醒酒之功效。泡泡青在霜凍前與霜凍后口味會有很大的改變,霜凍或者雪冰之后,菜葉越發(fā)鮮亮濃綠,營養(yǎng)富集于菜葉上,口味更加濃郁清新,所以本地人喜好在寒凍之后采摘,一般在春節(jié)前后上市。立春后其味便漸漸趨于平淡。
菜.jpg (576.26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2023-11-21 09:17 上傳
想吃到正宗的泡泡青,必須把目光鎖定北緯31度的湖北隨縣,以安居鎮(zhèn)為中心,方圓40公里為半徑畫個圈,這才是泡泡青成長的原始部落。泡泡青也許是世界上最古怪的精靈,它只認安居及其周邊的這片水土,無法在世界任何一個地區(qū)“復制粘貼”,就算把種子帶走,也種不出這獨特的風味。這種風味源于長江、淮河兩大流域優(yōu)質水源的浸潤;這種風味源于大洪山、桐柏山多個山系環(huán)抱的呵護;這種風味 源于土壤中礦物質、有機質的日夜滋養(yǎng);這種風味源于亞熱帶季風區(qū)干冷霜凍的冬日洗禮;這種風味 源于編鐘古樂的千年熏陶和炎帝故里的農耕傳承!曾經有人不服這口氣,他們試圖用安居泡泡青的種子,在一個土地肥沃、氣候適宜、環(huán)境優(yōu)渥的地方種下泡泡青,他們甚至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種植手段來模擬,但是無論怎么折騰都事與愿違。即使是生長出來也會變異,不是沒有泡泡、就是色彩寡淡,只長桿不長葉,至于口味,更是相差千里。這便是泡泡青獨有的個性,她就像一個戀家的村姑,絕不應對隨州廣傳的那名方言——姑娘是菜籽命,撒在哪兒在哪兒生!所以千百年來,一直養(yǎng)在深閨無人識。直到信息高速運的今天,高科技為她們安裝了翅膀,可以飛往天南地北,但她們的根還是根植在這片故土。翻開安居志,發(fā)現安居這地兒卻有它獨具的特色,隨州的母親河涢水自西向東穿境而過,溠水、圣水自北向南環(huán)顧四周,均水自南向北和自西南來的藥水在這里匯合,這種五水交流之所構成了它獨有的氣質,這種氣質無疑佐證了它的古老和非同凡響,史載:”公元前690年,武王伐隨,令尹斗祁,除道梁溠,營軍臨隨”楚軍在溠水架橋攻打隨都,證實了當時隨國的故都就在安居.1988年發(fā)掘的曾都尹墓,出土的銘文更進一步佐證了當時的安居確系古曾隨國的都城所在地.如此獨特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如此厚重的人文歷史,孕育出得天獨厚的泡泡青也就不足為怪了.安居的泡泡青有多種做法,這里不妨列出幾種,供食客參考:一是將泡泡青洗凈,把生姜切絲,干辣椒切段,熱鍋放豬油,油熱放姜,干辣椒炒出香味,放青菜大火炒至變軟,加適量鹽,出鍋。其特點:清香、嫩滑、爽口,原汁原味。二是下火鍋將泡泡青洗凈,放入各式火鍋內煮沸即可。特點是清香宜人。三是做“春餅”。將豆油皮分成10厘米左右的小方塊待用;泡泡青用開水過一下,控干水分,切碎,加入少許藕丁和肉茸,放入少量食鹽、姜、蔥揉成餡料,用豆油皮包卷成喜歡的形狀,用溫油小火兩面煎成金黃色即可。四是青菜豆腐煲等都備受食客的青睞。然而近年來,愈來愈多的人們認識到泡泡青的彌足珍貴,在制作工藝上賦予了更多、更豐富、更精致的菜肴,如:雞湯泡泡青,主輔調料? 泡泡青 850 克,豆腐 250 克,銀杏 30 克,雞湯 250 克,熟豬油 50 克,食鹽 3 克,味 精 3 克,生姜末 10 克。制作方法:1. 將泡泡青去根莖老葉,洗凈瀝水待用。2. 豆腐加入食鹽拌勻,做成豆腐圓子,釀上銀杏造型,放入蒸鍋中蒸熟待用。3. 炒鍋置火上燒熱,放入熟豬油 50 克,燒至七成熱時下入生姜末煸香,再將泡泡青下入鍋中炒熟,加入食鹽調味,最后放入雞湯,小火燜煮 2 分鐘,調入味精,出鍋倒入盛器中,將蒸好的豆腐圓子沿著泡泡青圍一圈即成。色彩亮麗,清淡適口!
菜1.jpg (574.99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2023-11-21 09:18 上傳
任儒舉,中國散文家學會會員,湖北省作協(xié)會員,隨州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編鐘》雜志編輯部主任。出版散文集《歷史的屐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