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隱瞞病故事實,冒領社保金
被告人龍某家住榔坪鎮(zhèn)長豐村,其父龍某軒一直跟隨其居住。2015年12月11日,龍某軒病故。被告人龍某明知其父已死亡、喪失享受社保待遇的情況下,不及時注銷其父戶口并辦理喪葬撫恤手續(xù),而是隱瞞其父已病故的事實,繼續(xù)冒領社會保險金。自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冒領養(yǎng)老保險金128121.18元,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冒領工傷保險金2085元,冒領社會保險金共計130206.18元。
2
偽造證據,掩蓋冒領真相
自本縣實行手機自主認證養(yǎng)老保險資格后,縣人社局工作人員聯系龍某給龍某軒辦理“人臉識別”自主認證養(yǎng)老保險資格,龍某見無法繼續(xù)冒領社保金,遂于2021年1月8日到其父戶籍所在地茶園村村委會,利用村干部不熟悉其父親實際居住生活情況,開具龍某軒于2020年11月30日死亡的虛假證明,同日到鎮(zhèn)派出所注銷龍某軒戶口,試圖掩蓋其冒領社會保險金的事實并辦理喪葬撫恤手續(xù)。
3
東窗事發(fā),拒不退還社保金
縣人社局通過走訪核查發(fā)現龍某軒于2015年12月11日病故,與龍某提交的證明明顯不一致,遂于2021年6月至8月安排專班會同鎮(zhèn)政府工作人員、長豐村村干部、律師多次上門給龍某宣講法律和政策,責令龍某主動退還冒領的社會保險金,但龍某心存僥幸、拒不退還。
法院判決
長陽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龍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其父去世并喪失社會保險待遇享受條件后,不及時申報辦理相關手續(xù),隱瞞真相,冒領社會保險金,其行為構成詐騙罪,且數額巨大,依法應予刑罰處罰。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七十二條第一款及第三款、第七十三條第二款及第三款、第五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之規(guī)定,以被告人龍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法治教育
為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治宣傳目的,宣判結束后,長陽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周德武和人民陪審員向建豪以案說法,開展法治宣傳講座。
微信圖片_20220928164701.jpg (286.64 KB, 下載次數: 47)
下載附件
2022-9-28 16:52 上傳
微信圖片_20220928164705.jpg (303.54 KB, 下載次數: 57)
下載附件
2022-9-28 16:53 上傳
現場旁聽
法官寄語
微信圖片_20220928164710.jpg (223.52 KB, 下載次數: 50)
下載附件
2022-9-28 16:53 上傳
被告人龍某在其父去世后,應當及時向所在單位、社保機構和公安機關申報,當報不報即為隱瞞,繼續(xù)領取保險金的行為就是冒領,被告人的行為已經符合鄂人社發(fā)(2017)26號文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刑法第266條的解釋規(guī)定情形,構成詐騙罪。其在社?;鸾涋k機構責令退賠時仍拒不退賠,還提交虛假證據,進一步證明其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故對被告人以詐騙罪予以懲處符合法律規(guī)定。
本案本來可以避免發(fā)生,只是因被告人心存僥幸,一次次錯過挽救的機會,一步步將自己的罪名坐實。被告人的行為不僅觸犯了法律,更危害了社?;鸢踩?,希望被告人吸取教訓,真誠悔罪,以此為戒,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同時,各級社?;鸸ぷ魅藛T也要主動履職,社保機構要建立更加高效的基金管理機制,避免類似情況再度發(fā)生。
人民陪審員寄語
微信圖片_20220928164717.jpg (181.17 KB, 下載次數: 49)
下載附件
2022-9-28 16:54 上傳
作為一名陪審員,同時也是社保工作者,對于此案我們不光要從被告人身上吸取教訓,更要以案說法,舉一反三,要看到自身工作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認真履職盡責,扎實做好社保享待對象的資格認證工作;二是要做好疑點數據核查工作,利用大數據篩查、比對,及時整改;三是各鄉(xiāng)鎮(zhèn)要積極承擔社?;痫L險防控主體管理責任,對現有排查出來的疑似冒領的行為進一步核實、追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