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身處地穴洞口,和前次[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探洞時的感官落差稍大。 如果形容上次位于巨大天坑下的洞口像是一張可以吞噬一切黑暗的恐怖大嘴,那現(xiàn)在這個無名小洞,就只像是一顆無底幽然的黑色眼睛。 洞穴的魅力,是黑暗恐懼與探奇未知并存的感性魅力,無法準確用語言來表達,也許只有置身其中,才能完完全全的感受到那般特別,讓人沉迷!
此行除開其他友好隊伍和隨行的記者外,整個飛虎探洞隊的人員構成,包括我在內(nèi),一共是二男五女,共七人。 各自穿戴好裝備后,穿過一個小洞腔,就來到了這處五米高的陡坡處。 我于先鋒之后第二個下降,由于需要仰角機位拍攝,干脆就借地勢整個人躺仰在洞壁上,挨著給每個下降的隊員進行拍攝。 又見地底“星辰”,[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手電[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頭燈探射過去,滿目璀璨 其實曝光再正常一點,就是這樣的呈現(xiàn) 抬頭可見的“星辰”,感嘆地底的神奇魅力!
很多已經(jīng)折斷的石鐘乳,用手電抵近照射,整個巖體都會通體發(fā)光,像極了水晶石。
洞腔遠比前次的狹窄,基本上沒有開闊地帶,空高也非常低,于是背著大包器材的我不得不時而半蹲,時而匍匐前進,還得小時翼翼的保護鏡頭不被巖石刮損。
每個人都需要像這樣穿過狹窄的通道 又一處斜坡地帶,整處都是閃閃發(fā)光的礦物結晶體,舍不得踩踏,于是借著繩索靠著最邊上緩緩下降
![](http://image1.8264.com/album/201406/18/221940n5bjelqclez7endi.jpg!t3w825h0) 曲曲折折前行大約有400多米,算下深度也應該離洞口處有80多米落差距離了,經(jīng)過這次下降,我們來到了算是洞底的最下層位置。
前幾天接連下雨,這次我特地準備了面鏡,呼吸管和水下燈光,準備在可能積水的水潭進行創(chuàng)意拍攝,結果只看到了一片泥濘?! ∈鄥s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只能剛好容一個成年人通過的通道,足有3米長,下半部還有些積水?! ∮谑窃谡鞯藐犻L“多多”的同意后,卸下器材充當先鋒率先爬了過去。站起身,用頭燈四處探射,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30多平米左右的穹頂型密室結構,除了剛剛我鉆進來的小道通,所有空間都是密閉的。 想到這,一種異樣的感覺襲上心頭,要是此時突然連唯一的出口也封閉上,那就算是真正的密閉空間啦,再想到此時我就正站在這個密閉的空間內(nèi),哇卡卡!又刺激又恐怖!
隊長“多多”第二個進來,很驚嘆他是怎么擠進來的,而且肚子居然還沒沾上一點水,哈哈! 打上頭燈,先來一張密室洞腔的合影吧
頭頂是一層層很薄的石片組成,看上去結構非常脆弱
在洞里,我基本會忽略時間這個慨念。 一看表已經(jīng)晚上十點過,于是上撤到事先選好的宿營處,準備在洞里過夜,而隨隊記者和友好隊伍的朋友已經(jīng)在下午提前撤出洞穴。 于是在等待搭建營地的時間里,我又搬出了這個曾在[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牛背山、鹽湖和賽里木湖都有出鏡的小折凳,抱著ipad坐在上面開始玩游戲,哈哈! 心想這時要是再有瓶紅酒,來根雪茄,人生啊,就是要給自己營造這樣的小氣氛才會更有趣味! 我承認我這樣的粗人,在[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戶外活動時,從來都對吃住的條件沒有一點點要求,一塊平地,一塊沒有變質(zhì)的面包,滿足度就會很高了?! 〉钱斘易叩椒艥M各種零食和水果地布前時,我驚呆了,居然還有鹵菜,尼瑪還有茶葉蛋! 這就是同行有女隊友的好處啊,想當初追星81天時,面對兩個大男人,我們天天只能啃面包,瞬間好心酸的感腳!
本來打算吃飽飽后,通宵開始拍攝一些事先帶來的道具和設計好的畫面,結果實在熬不過困意,夢里我仍然在隨著洞壁下降深度,各種《奪命深怨》和《黑暗侵襲》的情節(jié)一一出現(xiàn),就像這張畫面一樣。
洞里一日,如隔三秋,恍恍神爬起來,背著一大包道具,開始我的地底白堊紀之旅。 地心深處,水晶耀眼,恐龍成群,夢回史前紀元。一直想拍一組這樣的畫面,終于在今天探洞時如愿以償,洞壁上還額外多了一只穿越的飛蛾。 光道具加器材就背了整整三個大包,恐龍群帶了30多只,復雜的地形上無法架設三角架,只能倒臥在堅硬的石墩上,用身體當三角架進行拍攝。 將恐龍擺放在高于機位的平臺上,用左后方的硬光投射出前景模型的剪影,墻上滿是閃閃發(fā)亮的礦物結晶體,那只空中的翼龍因無法事先固定,只能用手拋起十來次,用并不理想的稍慢快門定格! 朋友們能認出來幾種恐龍呢? 各種恐龍被我玩壞了,各種布光償試,感謝身旁的隊友一直默默的協(xié)助
想象下這些史前遠古的龐然大物們,在巨大的地下世界里,悠然慢步,覓食繁衍! 始祖鳥在洞壁飛舞攀附
很多朋友問我,畫面是否有過很嚴重的PS痕跡,怎么顏色這么濃艷呢?! ∵@里稍作釋疑: 首先是機身,使用鮮艷模式,然后自定義增加一些參數(shù),讓畫面的顏色沖擊變得更為顯著?! ∑浯问菬艄?,我采用的是LED燈,最重要的是加入了各種顏色的燈泡,這樣,不但燈光可以為我所控渲染環(huán)境畫面,連色彩也能自由控制,冷色暖色都可隨心所欲的搭配?! ∽詈蟛攀呛笃冢笃谟栉?,則是對不可能達到完美前期的畫面,所采用的彌補手段,這里只需稍作增強原色效果,就是最后呈現(xiàn)的畫面色彩了。
我從來想表達的都非紀實風格,而是為了展現(xiàn)腦海中的畫面,基于現(xiàn)實,但超越現(xiàn)實。
角龍的頭盾,就是它的標志 霸王龍與三角龍,這對生前的對死頭,在逝去生命之息后,仍然交織在一起,化為骨石! 分別在左右放置兩盞LED燈,利用冷暖色調(diào)的沖撞并利用地底特殊的礦物晶體反光現(xiàn)象,來烘托神秘的氛圍感!
月球在地上?這張風格實在太跳躍了,我自己也不知道拍的什么。
突然我發(fā)現(xiàn)了《普羅米修斯》的續(xù)集拍攝地 異形出沒 各種頭骨也亂搭出土,惡魔山羊,巨猿頭骨,滑齒龍應有盡有,史前大博覽! 天空之城的守護者機器人也叮當叮當?shù)某鰣?,難道是因為這里也是飛行石礦的礦場?
小小穴居人守護著它背后閃閃發(fā)光的寶藏 好吧,這是一只水母 水母特寫 地座有沒有很像蓮花座
折騰了一上午,隊友們都準備好撤離了,于是趁著最后的時間,在一個有著縱深感的通道里拍下這張?zhí)貏e的合影。 左上的“蘋果”因為站在一個中空的護墻里,被吐槽很詭異,哈哈。 遠端最高處是身手敏捷的“埃菲爾” “影子”遠端右下 “機靈寶寶”坐在最后邊。 居中手捧蓮燈的,就是這次除我之外的唯一男性,隊長“多多” 還有沒露臉的在隊長身后無私打燈的“無心”。 絕對的荒蕪足以醞釀絕對的豐富,空曠黑暗里的一束光,可以照亮整座亙古的秘境! 最后出洞前,每人也都留下了一張單人照。 這張照片,也是特意發(fā)出來和下一張作個對比,同一個地方,不同的布光的方法。 相比前一張,這張是用小型LED燈在大面積死黑部分,進行多點布光,借以制造陰影的明暗來表現(xiàn)洞穴的結構縱深及空間感。
至此,沖出洞口,重見天日。
---------------我是花絮----------------- 作為[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攝影師很苦逼的看看這前胸后背的還有一個包實在拿不下隊友幫我背的
不過好高興,我也終于有工作照了 下降中
地底拍攝就是得隨時注保意保護相機,特別是我那顆14-24mm大燈泡,很容易被突起的石頭刮傷 我有對隱形的翅膀 哈哈 出洞后的器材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