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326252477435985.jpg (177.09 KB, 下載次數: 168)
下載附件
2018-3-26 09:14 上傳
圖為:醫(yī)護人員在石門峰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碑前緬懷器官捐獻者。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3月26日是武漢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日。 3月25日正值周末,武漢石門峰名人文化公園內,莊嚴的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碑前,前來緬懷的人絡繹不絕。 石碑上刻著一個個平凡而偉大的名字,記錄著一個個生命的壯舉。他們選擇在身后捐出遺體器官,幫助他人,造福后人,讓生命升華,讓大愛延續(xù)。 8年來,墓碑上的名字不斷增加。據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統(tǒng)計,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625名志愿者完成器官捐獻,挽救和改善了4525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質量,湖北器官捐獻總數居全國第二位。 器官捐獻,如何消除誤解偏見,突破層層桎梏,挽救越來越多的生命?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訪了部分器官捐獻志愿者、協調員、醫(yī)療專家及紅十字會工作人員。 把器官捐獻當成生命延續(xù) “我想登記器官捐獻,還需要哪些家屬同意?”3月23日,武漢市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辦公室兩部熱線響個不停?!白罱刻於加?00余人來電咨詢器官捐獻事宜。”中心主任駱剛強抽空接受采訪。 2010年3月,武漢列入全國首批器官捐獻工作試點城市,駱剛強成為全省首名器官捐獻協調員?!皠傞_始,四處碰壁,到醫(yī)院去宣傳器官捐獻,常被病人和家屬轟出來。就連家人也不理解,不讓我進門?!瘪槃倧娀貞?。 在誤解和偏見中,我省器官捐獻事業(yè)艱難前行。 2010年,全省僅有兩例器官捐獻。年僅35歲的麻城農家女魏霞率先沖破傳統(tǒng)桎梏,成為我省首例人體綜合捐獻者。 2011年,人體器官捐獻在全省展開,當年達到8例。2012年26例,2013年97例,2014年213例…… 截至3月,武漢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登記人數已達1.2萬人,累計實現了382例遺體器官捐獻,成功挽救了1500多名生命垂?;颊叩纳戎挝V鼗颊?000多名, 使1600多名失明患者得以重見光明,也為數萬名醫(yī)學院校的學生創(chuàng)造了教學、科研條件。 襄陽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尚瑾介紹,2013年以來,襄陽器官捐獻數量逐年遞增,累計已有200余名志愿者實現器官捐獻。特別是醫(yī)生靳軍華遭遇車禍后捐獻器官,經媒體報道后,引起強烈反響,帶動了更多人登記捐獻器官。 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宋悅明感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把器官捐獻理解成是生命的另一種延續(xù)。 立法護航器官捐獻 “沒有法律保駕護航,我們的器官捐獻工作進展不可能如此迅速?!?月23日,荊州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徐莉拿著《湖北省人體器官捐獻條例》小冊子高興地說:“自從有了它,我們的器官捐獻工作少了許多阻力和誤解?!?/font> 2014年9月25日,《湖北省人體器官捐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獲省人大常委會通過,我省成為全國第七個出臺《人體器官捐獻條例》的省份。 尚瑾介紹:“《條例》沒出臺前,我們在協調器官捐獻時,常被誤以為買賣器官,工作人員也心里忐忑?!?/font> 同濟醫(yī)院副院長廖家智說:“《條例》明確了醫(yī)療機構的職責,規(guī)定醫(yī)療機構應當嚴格執(zhí)行潛在捐獻人信息報送制度,還應當為獲取捐獻器官提供服務保障。讓我們醫(yī)務人員在開展器官移植手術時,無后顧之憂?!薄稐l例》實施后,荊州器官捐獻人數突飛猛進。徐莉說,《條例》特別規(guī)定設立人體器官捐獻救助基金,為生活困難的捐受雙方家庭提供必要的人道救助,這讓許多陷入困境的捐獻人家屬有了救助渠道。 中南醫(yī)院器官捐獻協調員司晶說,器官捐獻是一項神圣偉大的事業(yè),作為協調員,吃苦不怕,最怕的是沒有法律保障,被別人誤解,《條例》出臺鼓舞人心,讓我們更踏實更有干勁。 傳遞愛心 提升文明 器官移植在醫(yī)療技術上早已成熟,但供體的嚴重缺乏,極大地制約著臨床救治工作。據估算,我國每年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器官移植數量卻不到1萬例。 同濟醫(yī)院一名器官移植醫(yī)生深有感觸,多年前,他的兩名肝功能衰竭的患者,是同一間病房的好姐妹,最終卻只等到一個肝供體,不得不抓鬮決定生死。那個場景,他至今難忘。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愛心人士加入到器官捐獻者行列,同濟醫(yī)院器官移植手術量遞增,這樣的憾事逐漸減少。 現在人們對器官捐獻的認知度和接受度正在逐步提高,司晶說:“做協調員6年,我最開始被罵被趕,現在成功協調了80余例器官捐獻?!?/font> 3月9日上午,宋悅明帶領省紅十字會70余名干部職工在器官捐獻志愿登記表上簽名,承諾逝后捐獻器官?!捌鞴倬璜I能讓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獲得新生,讓逝者的生命得以存續(xù)。這個過程中,不僅傳遞著愛心與溫情,更檢驗著一個國家文明與法治的成熟度。”宋悅明說,“我們要在全社會營造公民志愿捐獻器官的愛心、文明、人道的社會氛圍,公務員帶頭志愿登記,有利于促進人們觀念的改變。”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麟 通訊員 涂文濤 嚴浩
0 `" Q$ p/ b8 K,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