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3-25 16:41 |
---|
簽到天數: 6 天 [LV.2]偶爾看看I
|
林.jpg (110.42 KB, 下載次數: 90)
下載附件
2018-2-3 11:17 上傳
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悲劇的故事讓讀者們耿耿于懷,林黛玉在與薛寶釵的婚姻競爭過程中意外失手,讓多少讀者心理不平衡:林黛玉早于薛寶釵進賈府,林黛玉美麗有才氣。林黛玉沒有理由失去賈寶玉的。
林黛玉才思橫溢,文思敏捷,給人一種詩人般的感覺。她心地善良純潔,寶玉挨打,黛玉去看他時眼睛哭的像桃子一樣大。她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西廂記》、《牡丹亭》等被世人斥為 “淫詞艷曲”的書籍,她也愛讀。她真誠率真、沒有城府,喜怒哀樂都放在外面。
薛寶釵卻知情達理,寬容隨和,識時務,顧大體。賈母的脾氣好惡,姐妹丫鬟的性情習慣都記在心中,以致常常能博得別人的好感。薛寶釵深明世事人情,像“眼前道路無經緯,皮里春秋空黑黃”的詩句,說明她的文才不低于林黛玉。林黛玉是理想化的,她的思想行為都遠遠高出她所處的那個時代,寶釵是現實的,思想行為符合現時的觀念。一個人的性格不能決定愛情,更不會讓一個家庭決定一樁婚姻,賈母也絕不會僅僅從性格上考慮未來的孫子媳婦的。
從整部書中看,林黛玉獲得了賈寶玉的愛情,她的表現沒有理由失去賈寶玉,實際上林黛玉在于薛寶釵的競爭中是得到賈府最高統(tǒng)治者賈母的認可的,論關系,賈母是林黛玉的外祖母,是林黛玉的至親,特別是林黛玉的母親賈敏的過早的去世,讓賈母把對女兒的愛轉移到了林黛玉身上,在當時盛行親上加親的形勢下,有了讓黛玉嫁給寶玉的想法,黛玉與賈母、賈政都有很近的血緣關系,薛寶釵和賈寶玉也有血緣關系,但薛寶釵和賈母、賈政都沒有血緣關系,從這一點看,優(yōu)勢在林黛玉一方。
單從審美觀方面講,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是她剛剛來到賈府,通過鳳姐的“嘴”和寶玉的“眼”,描繪了她的美麗漂亮。鳳姐一見就驚嘆道:“天下竟有這樣標致人兒!我今日才算看見了!”在寶玉的眼里則是“裊裊婷婷的女兒”‘“神仙似的妹妹”,別有一種風范和神韻。曹雪芹把楊貴楊貴妃式的豐滿美賦予了薛寶釵,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給了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像具有絕世的姿容,兩者的比較已經高低分明。
在強大的優(yōu)勢面前,林黛玉沒有把握住優(yōu)勢,在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禮的樂聲中,淚盡燈枯,離開了她所戀眷的世間和她所深愛的賈寶玉。事情的轉折是由貴妃賈元春省親,大觀園賽作詩引起的。因為一首詩林黛玉失去了賈寶玉,也失去了生存的價值,含淚離開了人世。
為了元春歸省這樣一個探親儀式,賈府大興土木、無盡奢華,打造了“大觀園”這個精品工程。大觀園啟用之日,正是賈元春省親之時。賈元春召開了一個以大觀園題詠為主題的賽詩會。在這個詩會上,排在前面的迎春、探春、惜春、李紈等人的作品,都水平一般。排在后面的,無論是林黛玉的《世外桃源》還是她為寶玉代寫的《杏簾在望》,就詩而論,比前面諸作高出一籌。而薛寶釵寫了首《凝暉鐘瑞》,從賈元春的角度看,無疑是這次詩會的第一名,薛寶釵一首短詩,“芳園筑向帝城西,華日祥云籠罩奇;高柳喜遷鶯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文風已著宸游夕,孝化應隆歸省時;睿藻仙才瞻仰處,自慚何敢再為辭”,不僅歌頌了皇上,討好了貴妃,而且傳播了圣道,弘揚了皇風,甚至最后又自輕自賤,直接奉承元妃的劣詩。在這次詩會活動中,只有她這篇作品,才真正體現了賈元春安排這次詩會主題,真正體現了當時的大局意思。
而黛玉的這兩首的重點,卻放在了自然山水與世外仙境。寶玉的三首,犯了同樣的錯誤,那就是沒有“講政治”。因該說單從詩的藝術性和人性角度上來說,林黛玉的水平要遠遠高于其他人,也高于薛寶釵的這首詩,但從政治性上說,無疑薛寶釵的詩更符合統(tǒng)治階級的要求,從詩中折射出的薛寶釵的價值觀也更符合統(tǒng)治階級的準則,寶玉因《杏簾在望》一首而遭到貴妃娘娘的嘉許,不是詩的內容,而是為了提高弟弟的威信,賈元春從林黛玉的詩中隱約看出了她思想上的叛逆性。賈元春作為統(tǒng)治階級的重要成員,為了維護封建統(tǒng)治,大力提倡“主旋律”的創(chuàng)作旗幟,在選人用人上要選擇統(tǒng)治階級的忠實信徒,同樣,在選擇自己同胞弟弟的弟媳時,忠于封建社會是首要選擇,她不會顧及親情,在林黛玉和薛寶釵中,她只能選擇薛寶釵。
于是賜給寶玉和薛寶釵“上等宮扇兩柄,紅麝香珠二串,鳳尾羅二端,芙蓉簟一領”, 襲人告訴寶玉,“你的同寶姑娘的一樣。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單有扇子同數珠兒,別的都沒有?!辟Z元春已經把薛寶釵當作了寶二奶奶賞賜,把林黛玉作為一般的姊妹對待,她為了賈家的千秋萬代,一定會告訴賈母和賈政林黛玉不適合做寶玉的原配,主張把薛寶釵嫁給寶玉,如果說賈母還有些不忍,從賈政見到賈元春趕緊跪拜的表現看,賈政一定把賈元春的話當作圣旨看待,毫無條件的執(zhí)行,體現在待遇方面,寶釵的“蘅蕪院”,“五間清廈連著卷篷”,而林黛玉的“瀟湘館”,卻只有“小小三間房舍,兩明一暗”。這很快讓一些勢利小人知道,無疑大大提高了薛寶釵的地位,使大家團結在薛寶釵周圍,惡化了林黛玉的生存環(huán)境,改變了黛玉的平衡心理,使她做出了一些反常行動和事情,她在賈府中趨向孤立無援,惟一的知己是賈寶玉。
對賈寶玉的愛情,她幻想著有朝一日獲得統(tǒng)治階級的認可,配上一個合乎封建禮教的形式,成為合理的存在。但在圣旨面前誰都無能為力,視黛玉為掌上明珠的賈母也開始反對他們的愛情,林黛玉只有絕望,在絕望中一病不起,在絕望中失去愛情,她完全有條件另找一個條件非常好的丈夫,但沒有愛情的結合,生命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她只有以死向黑暗的社會表示強烈的反抗和控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