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source/plugin/dsu_paulsign/img/emot/kx.gif) | 開心 2021-3-25 16:41 |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
3#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樓主 |
發(fā)表于 2018-1-23 16:19:49
|
只看該作者
美國生理學家阿瑟·亞頓,是現(xiàn)代心血管生理學方面的奠基人,然而絕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亞頓其實是位半身癱瘓的殘疾人。
年輕時的亞頓,是哈佛大學的醫(yī)學博士,主攻心臟外科,然而在心臟外科培訓的最后一年,他感染了骨髓灰質炎病毒,導致癱瘓,不得不放棄自己醉心的心臟外科,開始轉攻心血管研究,并且獨立撰寫了被西方醫(yī)學界視為生理學圣經(jīng)的《蓋頓生理學》。
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不服輸?shù)膩嗩D,一共生育了十個孩子,這十個孩子后來都成為了名甲一方的醫(yī)生,其中有8人和自己的父親一樣,畢業(yè)于哈佛醫(yī)學院。
這一事實經(jīng)媒體報道后在美國造成的轟動程度,不亞于我國當年的“虎媽”、“狼爸”。于是人們開始急不可耐地登門拜訪,咨詢亞頓在教育方面的經(jīng)驗。
但每次別人問亞頓,他都說自己從來沒有刻意去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成為醫(yī)生,恰恰相反,他最愛和孩子們談的是汽車構造、是帆船設計、是木工這些乍一看亂七八糟的東西。
因為在亞頓心中,生命的質量不僅僅是身體的完整,社會地位的高度,它在于親自動手去接觸萬事萬物,困難與殘疾只是暫時的,生命可以通過很多不同的途徑來使之得到延伸。
就這樣,冥冥之中亞頓對待人生的坦然與對待生活的那份熱情感染到了孩子們,于是成就了“一門十子皆名醫(yī)”的佳話。
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曾經(jīng)說過一段話:
“文學和科學相比,的確沒什么用處,但文學最大的用處,也許就是它沒有用處。教育也是如此,所謂的分數(shù)、學歷甚至只是都不是教育本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br />
父母對自己最好的教育,莫過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思想方式、對待世界的態(tài)度去感染孩子,你的格局越大,孩子的結局就會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