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3-25 16:41 |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
隨州論壇特約記者 李靜怡 通訊員 曉枝
盛夏時節(jié),艷陽高照,曾都區(qū)何店鎮(zhèn)天星村脫貧戶彭小科站在池塘旁,端著一盆用麥麩、油糠、豆皮等拌好的飼料,給魚兒投食。
2015年,彭小科突發(fā)重病,經歷了一場重感冒,慢性腎炎惡化為尿毒癥,把原本較為富足的家庭拖成了貧困戶。當年11月,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一家人靠著勤勞的雙手,已經順利脫貧。
身患尿毒癥五年以來,他堅持與病魔抗爭,每隔兩天就要進城透析,報銷后每個月醫(yī)療費得花一千多元,但彭小科一直堅強、樂觀地面對,自力更生,想盡辦法增加收入,“我雖然生病了,但有手有腳,一樣可以干活,只要不是重活,我都行。身邊的人都在幫助我,更要擼起袖子加油干。”
今年,彭小科與64歲的母親,管理七八畝蝦池,種了10畝水稻,1畝玉米,養(yǎng)了80多只小雞,10多只大雞,還打算買點鴨、鵝回來喂著。
蝦池是在2017年底擴建而成,這三年來的春夏之際,彭小科每天都要在蝦池旁忙碌一陣,兩三個月下來,就能獲得一筆不錯的收入。
說起養(yǎng)小龍蝦,彭小科眼神中更是放出光芒。為了更好地養(yǎng)蝦,彭小科加入了鎮(zhèn)上農技服務中心創(chuàng)建的養(yǎng)蝦交流群,一有問題就在群里求助,大家也積極解答。今年受疫情影響,蝦苗投得少,彭小科在別人的指點下,投放了200多尾青魚、草魚,計劃過年前打撈起來賣了換點錢。
彭小科每天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當當,隔兩天進城透析半天,回家后,管理蝦池、喂養(yǎng)雞鴨、水稻田間管理……都要等著他和母親一一完成。大女兒在讀小學六年級,小女兒讀小學二年級,中午和晚上不出門干活時,彭小科還要輔導孩子完成作業(yè)。有時候孩子睡得早,他還會出門找蜈蚣。每一天都很忙碌,每一天都很勞累,但是他一定會堅持干完當天的活。
“彭小科是村里貧困戶中自力更生的典型,他一直樂觀面對各種困難,從不等靠要,那飽滿的精氣神,感染著我們鄉(xiāng)親鄰里。”該村黨支部書記黃先義說。
兩個女兒乖巧、懂事,成績很好,獎狀貼滿了半面墻?!吧∫郧?,我在武漢一家酒店做廚師,月收入五六千。如今,兩個女兒是我堅強生活的希望,現(xiàn)在只想早日恢復健康,能出門打工賺錢,努力供兩個孩子讀完大學?!迸硇】普f起兩個女兒,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