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源:云上隨州
干凈整潔的街道、寬闊漂亮的廣場、綠蔭掩映的房屋、寫滿故事的文化板。隨縣萬和鎮(zhèn)邱家大塆村在美麗鄉(xiāng)村建設中,已逐步成為“宜居、宜文、宜游”的美麗新農(nóng)村、特色新農(nóng)村、示范新農(nóng)村。
邱家大塆村位于隨縣萬和鎮(zhèn)南部20公里處,交通便捷,環(huán)境優(yōu)美。記者走進村里,只見一座座小樓鱗次櫛比、一棵棵綠樹整齊排列、一條條馬路縱橫交錯、一盞盞太陽能路燈佇立路旁……一派恬靜祥和的田園風光。 邱家大塆村自古民風淳樸,村委會前的一塊塊宣傳牌上記錄了一個個美德典范、講述了一段段感人故事。2018年,村見義勇為群體榮獲首屆“最美隨縣人”榮譽稱號。 【采訪】邱家大塆村黨支部書記 李建軍:2017年有一次下大雪,正月十三下大雪,雪下的非常大,一個小車沖到我們路邊的堰塘里去了,當時車里坐了五個人,起來了三個人,還有兩個人在車里面,當時隨縣消防大隊的都過來了,他們打撈了到十二點,我們又打電話通知村民,從五公里外的地方,從被窩里起來用我們土方法,凌晨兩點才把車打撈起來,這件事就可以看出我們村民素質都非常高。 70歲的梁秀英是村里的老黨員,30年前,丈夫患病癱瘓,為了不給其他人添負擔,梁秀英獨自承擔起照顧丈夫的責任,從無怨言。如今,她每天還抽時間義務灌溉村里的綠化苗木,發(fā)揮一名老黨員的余熱。 【采訪】老黨員 梁秀英:以前頭上十年,他自己能自理,到最后就不行了,我要出去做事,我要做我的事,回來了我把飯做熟了,端到旁邊他吃,吃了我收,他吃藥喝藥什么都是我在服侍。
村里一處小游園景觀后有一棟氣派的三層小樓,寫著“邱家大灣農(nóng)家樂”幾個字。老板張洪山告訴記者,以前村容環(huán)境很差,自己帶著家人去了外地。后來村里越變越美,老支書邀請自己回來發(fā)展,于是就和家人一起回到家鄉(xiāng),辦起了農(nóng)家樂。 【采訪】農(nóng)家樂老板 張洪山:以前我們全家在新疆那邊搞棉花,搞了幾年,房子是10年起的。我們計劃是一年賺一兩萬塊錢,能保持家用就行,結果現(xiàn)在還不止。隨著形式發(fā)展,來參觀的人越來越多,我們計劃搞民宿。
邱家大塆村黨支部書記李建軍介紹,近年來,村兩委會結合本村實際,抓住國家土地平整項目實施機遇,扎實推進美麗鄉(xiāng)村建設,打造一河兩岸風光帶,加大道路、排水灌溉渠道、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力爭為村民打造“最美鄉(xiāng)村”。 【采訪】邱家大塆村黨支部書記 李建軍:一到山洪暴發(fā)的時候,河提兩遍包括農(nóng)田都沖毀了,所以我們治這個河,一是要保護農(nóng)田,二是要把我們的基礎環(huán)境要建設好,我們都依河而住,如果水都治不好,談人居環(huán)境那都是空話了。所以說我們首先下決心想把這條河整出來,我們的山,我們的自然環(huán)境都非常好。我們今后想打造徒步旅游。因為我們整個村的規(guī)劃就是以后搞鄉(xiāng)村旅游。我們上面還有很多民房,老百姓都出去了,家都閑置起來了,我們想把這一塊把它利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