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國內(nèi)的電動車好像集體抽了風,扎堆兒自燃。甭管是年輕的特斯拉、蔚來、威馬,還是“電池大王”比亞迪、北汽、力帆,這兩年基本都“火”過幾回。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63d52c5a71c34c088717702a8ce5ffc1)
事情直接驚動了工信部,接連發(fā)了兩次通知,嚴正要求各大廠家排查電動車的安全隱患。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6f46faf8b68b4cdfa0e2e08681ef961e)
國家出面之后,有的車企緊急召回,有的車企忙著甩鍋。還有一些車企,絞盡腦汁想把“自燃”兩個字從新能源詞典里摳掉。 誰在針刺試驗上動了手腳?在國家長時間的扶持和引導下,新能源基建和電池性能已經(jīng)有了質(zhì)的飛躍,基本能做到“充電有地兒充,續(xù)航不撓頭”。可依舊有一大部分消費者,因為電池安全問題,遲遲不敢入手純電動車。 畢竟要想提高續(xù)航,無腦堆電池就行了,如何平衡安全性和成本,才是真正的技術活。 ![](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0ba6766a-890e-4b94-ae2c-b4818a0a22c2)
年初,廣汽因為“1000公里長續(xù)航電池和石墨烯基快充電池”的事飽受熱議。沒等這兩項技術“上車”,廣汽埃安又決定先發(fā)布一項動力電池安全技術——彈匣電池系統(tǒng)安全技術(簡稱“彈匣電池”)。 宣傳彈匣電池時,廣汽埃安強調(diào)這是“行業(yè)首次實現(xiàn)三元鋰電池整包針刺不起火”,再也沒提石墨烯的事兒。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fce380426439462e92ab2f9580226062)
官方透露,為驗證彈匣電池的安全性,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國家電池安全標準起草人之一劉仕強曾帶領團隊,對搭載彈匣電池系統(tǒng)安全技術的三元鋰電池整包進行了針刺熱擴散試驗。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278614c1f47451e8a131588d3aab814)
試驗結果顯示,廣汽埃安的三元鋰(彈匣電池)整包在熱事故信號發(fā)出5分鐘后,僅出現(xiàn)短暫冒煙(1分鐘),無起火和爆炸現(xiàn)象。 靜置48小時后,電壓降至0V,溫度恢復至室溫。針刺后只有被刺電芯模塊熱失控,沒有蔓延到其他電芯。打開電池整包,觀察內(nèi)部結構完好。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c38aceaa35ed48e5bbcc2d5cad796657)
簡單來說,就是彈匣電池通過了整包針刺試驗,能做到“只冒煙,不起火”。而所謂的“彈匣電池”技術,可以理解為把電芯放在了一個像“彈匣”一樣的安全艙里,來進行安全防護。 猛聽起來,這和寧德時代聲稱自己通過三元鋰電池針刺試驗時,上演了相同的情節(jié)——在寧德時代發(fā)布的視頻中,套著強硬外殼的三元鋰電池,愣是把實驗用的鋼針戳斷了。一看三元鋰電池完好無損,寧德時代轉身就宣布自家產(chǎn)品通過了針刺試驗。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de95909fdb104202b4115a6e0dbfabfc)
當時寧德時代可是引發(fā)了群嘲,不少網(wǎng)友質(zhì)疑道:“要是按照這個道理,電池包里面裝炸藥都是安全的,反正電池殼又炸不開……國家標準也不需要對電芯做任何規(guī)范了,規(guī)范電池殼就行——只要外殼夠硬,你就別想起火。” 你的電動車,早晚會自燃那么,廣汽埃安“彈匣電池”這次到底是想證明什么? 是自己也能給電芯套個足夠堅硬的外殼,還是為了印證這個新的系統(tǒng)性技術對提升動力電池安全行之有效? 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針刺試驗的意義。在動力電池事故發(fā)生時,由于內(nèi)部晶體隨著鋰離子電池的循環(huán)不斷生長,最終穿透電池正負極之間的隔膜,引起正負極接觸后短路,內(nèi)部溫度升高最終導致失控自燃。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8240775036c14c118540fc0193699f04)
而針刺實驗中的那根“針”,正是模擬了電池析出的晶體,假裝刺破隔膜,檢驗是否會發(fā)生電池正負極大面積接觸后的短路。 理論上,只要是含鋰的、可反復充放的電池,百分之百會出現(xiàn)析晶。甭管是磷酸鐵鋰電池還是三元鋰電池,使用時間越長,內(nèi)部析晶越多,電池性能就越差,隔膜更容易被刺穿,自燃概率也就越高。 簡單粗暴地說,你的電動車早晚會自燃,這事兒不怪廣汽、比亞迪、特斯拉,也不怪寧德時代。 在一臺車的壽命周期內(nèi),一節(jié)電池里的析晶刺穿隔膜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基本等于刮刮樂中彩票。但電動車的底盤上可是有幾千張“刮刮樂”,多刮幾張總能“中獎”。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dc689164fa6445fe97e62d26dba1b69b)
各大車企也是各有各的辦法。特斯拉通過軟件算法,一旦電池有故障苗頭,電池管理系統(tǒng)(BMS)直接報警,給電池鎖死,全車斷電,再轟你下車。當然,算法有時候會誤判,這也讓特斯拉沒少被吐槽。 寧德時代則通過調(diào)整配方,讓電池壽命長一點,再長一點,長過一輛電動車的壽命里程。只要保證車輛行駛里程內(nèi)不出問題,剩下的小概率事件可以忽略不計。 現(xiàn)在廣汽埃安,把焦點從電芯轉移到了電池整包上。彈匣電池的“安全艙”,意義除了防止電芯內(nèi)短路之外,更大的作用在于短路后防止熱失控,以及熱失控后防止熱蔓延。 廣汽埃安覺得,既然沒法徹底避免電芯短路,那就盡可能不讓失控的電芯影響到“別人”,避免引起整個電池包燃燒。 廣汽埃安想了四個辦法: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8808f0e4a4494b8c928cf380a4496484)
- 給電芯加裝一個隔熱的安全艙,上殼體耐溫1400攝氏度以上,相鄰電芯不容易發(fā)生熱失控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2d1db91318c44b3fadec97468a97e3cb)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28bdab5474ee4213947e40d9924528f9)
- 及時速冷降溫:第五代BMS系統(tǒng),24小時、每秒10次采集數(shù)據(jù),一有異常就能自動啟動自救速冷系統(tǒng)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2f5473968ea143f9982683ae773cf40e)
總結下來,廣汽埃安彈匣電池的技術思路,不是增強電池包抵抗“針刺”的能力,而是強化電池系統(tǒng)在面對電芯短路時的應急能力。 比亞迪刀片電池,憑什么吊打?也許會有人問:那比亞迪呢?比亞迪的刀片電池為什么能封神? 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同樣通過了針刺測試,就算電芯內(nèi)部短路,也能保證整車安全。比亞迪的想法是:既然鋰析晶必然會刺穿隔膜導致短路,那我能不能試著改變電池設計,哪怕隔膜被刺穿,照樣不自燃呢?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fe24efb7c0ff469a90c5ddf7e55e2ae2) 比亞迪刀片電池
于是,刀片電池通過增大電芯長度,以陣列的形式插入到電池包里面,可以理解成一個“寬幅疊片”的磷酸鐵鋰,外形扁平,改變了傳統(tǒng)的繞線式設計。 同時,磷酸鐵鋰該有的優(yōu)點和缺點,刀片電池都有:成本低,壽命長,安全性高;一致性差,故障率高,低溫性能差。 而結構設計上的創(chuàng)新也帶來了不少額外增益: - 單位體積能量密度提升,網(wǎng)傳提升30%,直接拉齊與三元鋰的能量密度差距
- 更薄,散熱更好,可以讓更大的電池表面積接觸冷卻液或熱交換器
- 結構靈活,可自由定制長短,降低車內(nèi)電池布局難度,充分利用底盤空間
- 成組后結構形式強度大,在整車內(nèi),電芯還可以同時扮演結構件、承重件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7a0a942c785642b9a414fc8b6652e110)
光是這幾點,對于比亞迪電池外供給其他主機廠就已經(jīng)足夠友好了。再加上造價低廉,據(jù)報道,比亞迪裝備研究院的生產(chǎn)線已經(jīng)達到每秒1.5平方米,1.2米寬的涂布速度,不僅良率高,還能滿足1.3米寬度的0.3秒高速疊片量產(chǎn)。 這樣的比亞迪刀片電池,想不紅都難。 誰能引領行業(yè)變革?說實話,拿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直接對比并不科學。 有人把這兩種路線比作動力電池的兩個兒子:一個學習好,一個體育好,成才了都能為社會做貢獻。如今你因為功課好的孩子體育不好,或者體育好的孩子功課不好,就說他是個壞孩子,那可就實在太荒謬了。 事實上,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在電動車應用上分工非常明確。 磷酸鐵鋰電池:結構穩(wěn)定,安全性能高,壽命更長,成本更低;能量密度低,充放電效率低,低溫表現(xiàn)不佳。更適合商用車和儲能設施,以及一部分中低續(xù)航的車型。
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高,充放電效率高,整車電耗低;不耐高溫,主要應用在中高續(xù)航的中高端乘用車中。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如果當初沒有三元鋰電池,新能源車主的里程焦慮就永遠不會消失。廣汽埃安提供了一組數(shù)據(jù):目前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在每千克160瓦時,續(xù)航普遍在600公里以下,而帶模組的三元鋰(彈匣電池)密度約為每千克185瓦時,比同類普通電池包體積能量密度提升9.4%,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7%。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b1ab57e25655461aa237f38ce89505b8) 廣汽AION Y
現(xiàn)階段磷酸鐵鋰的回潮,某種程度上是整車廠在補貼退坡、新能源銷量下跌之際,打價格戰(zhàn)的一種手段。在廣汽埃安投入了600多名研發(fā)人員、3.5年研發(fā)周期和3.5億資金之后,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有所提高,同時成本也下降了10%。 無論如何,電化學反應原理只是技術基礎,當其走出實驗室,形成產(chǎn)品后又要遵循另一套商業(yè)邏輯。技術路線到底適不適合市場,最終能不能讓消費者心甘情愿掏錢買單,還是要看實車表現(xiàn),讓市場做決定。 “彈匣電池”今年開始將會在AION全系車型上陸續(xù)搭載。性價比不高的技術一定會被市場淘汰,而不是被專家或廠家淘汰。
文章來源:懂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