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碰91青青国产福利手机看片_欧美亚洲性爱在线看_成在线人av无码观看_中国无码一级在线观看

搜索
返回旅游戶外
發(fā)新帖 回復
查看: 3166|回復: 15
收起左側

北美最高峰麥金利攀登記行

[復制鏈接]
樓主

管理員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2-4-29 10:36
  • 簽到天數: 885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fā)表于 2018-6-21 17:41: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x
    麥金利是北美最高峰
    麥金利位于[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美國[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北面的阿拉斯加州,靠近北極圈
    麥金利海拔6193米
    麥金利是7大洲最高峰中除了珠穆朗瑪峰外最為困難的一座山峰
    麥金利峰是一座如此遙遠的山峰,去以前,在我的頭腦里面只有上面這些有限而模糊的概念??墒腔貋碇?,麥金利美麗綽約的風姿永遠印在腦海中,無法淡漠,也無法忽略:美麗的景色、漫長的路線、陡峭的山脊、嚇人的暴風雪、疲勞的攀登以及永不落的太陽。
    一、山峰概括
    麥金利峰有兩個名字,按照阿拉斯加當地的習慣,這座山峰應該叫做Mt. Denali, 意思為“最高的雪山”,早在1794年,[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英國航海家喬治.克安克瓦沿著阿拉斯加海岸線航行時,在北方的水平線上發(fā)現了這座“偉大的雪山”,這是她的最初記錄。
    到了1896年,麥金利峰又有了一個新的名字,Mt. McKinley,也就是麥金利中譯名的來源,當時前往阿拉斯加探險的威廉姆?迪克認定她是北美大陸的最高峰,他以將要當選為美國總統(tǒng)的威廉姆.麥金利的名字命名了這座山峰。有趣的是,麥金利之所以命名為此,是因為威廉姆.迪克在荒無人煙的大山里聽到的第一個消息就是威廉姆.麥金利被選為新任總統(tǒng)。也正因為如此,麥金利關于這兩個名字的爭議至今不息。
    由于麥金利地處北極極地附近的偏僻位置,去到麥金利的腳下困難重重,直到1913年,才由赫德森斯塔克率領的5人[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登山隊首次登頂麥金利,之后登頂的記錄一直非常稀少。時間到了1951年,偉大的布拉德福.華斯伯恩在麥金利開辟了一條新路線-西坡路線(West Buttress)。這條新路線從卡希爾特納冰川沿著西坡攀登至頂,如今它已成為攀登麥金利峰的傳統(tǒng)路線。這條西坡新路線的開辟幾乎和首次攀登麥金利峰一樣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為它使很多很多人得以實現登頂北美最高峰的夢想,小型飛機也是從這里第一次把登山者運到大本營,免去了登山者們長距離行走才能到達大本營的艱辛。至今,布拉德福開辟的路線仍然是麥金利地區(qū)每年最為熱門的路線,眾多的業(yè)余攀登者在高山向導的帶領下沿著此路線到達峰頂。
    據統(tǒng)計,自1903年以來,共有3萬多名登山者嘗試攀登麥金利峰,其中半數到達山頂,近百人人遇難。由于麥金利的最佳攀登時間為每年的五、六月份,大多數登山者選擇在此期間攀登,其中95%的登山者選擇從西線登頂,并且一般在山上停留14天至18天,所以麥金利山的范圍很小的一塊區(qū)域被迫在短時間內接待大量登山者,給大山留下了垃圾處理的難題。為保證登山者的安全、保護山區(qū)環(huán)境,從2007年開始,美國麥金利國家公園管理處決定每年接待攀登麥金利的登山者控制在1500人以內,并制定了嚴格的環(huán)境保護和檢查措施,要求每個登山者嚴格執(zhí)行。
    二、中國人的攀登歷史:
    1992年5月24日,王勇峰和李致新登頂了麥金利峰,在這座偉大的山峰上第一次留下了中國人的腳印,至今在Talkeena的Roadhouse飯館里面都有他們兩個在頂峰合影。
    2002年5月,王勇峰、王石、劉建、次落歷盡艱辛登頂了麥金利,也加速了王石、劉建、次落完成7+2的腳步。
    2007年6月,金飛豹登頂。
    2009年7月,黃怒波登頂。
    2010年6月22日,[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北京登山隊一行8人(青衣佐刀、梁群、浦瑋、胡凱、羅冠雄、孫斌、高清、老羅)成功登頂麥金利,梁群也成為大陸第一個完成七大洲最高峰的女性。
    2010年7月8日,王勇峰、王秋楊、次落、黃春貴成功登頂,王秋楊成為大陸第一個完成“7+2”的女性。
    三、山峰路線特點:
    麥金利峰擁有眾多路線,從傳統(tǒng)的西坡路線(west buttress)到不是那么流行的西脊路線(West Rib),從梅斯納爾路線到異常陡峭的Cassin路線,豐富的地形和超高的海拔落差,使麥金利成為7大洲最高峰中難度僅次于[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珠峰的一座高峰,再加上邊上的Mt. Foraker, Mt. Hunter等等,可以說這里對每一個登山者來說,這里都是攀登的理想之地。
    西坡路線(West Buttress)是麥金利峰的傳統(tǒng)路線,也是技術難度最低,安全系數最高的路線,每年前往麥金利的登山者絕大多數都是沿著此路線攀登。
    營地和營地間路線描述:
    (一)BC(大本營),海拔2200米:大本營位于卡希爾特納冰川,螺旋槳小飛機可以利用冰川的斜坡上降落,這大大的方便了現代登山者攀登的腳步。
    (二)BC-C1:從大本營到海拔2400米的一號營地:上升高度200米,行進距離9公里,坡度很緩。行進時間約6小時,主要風險是冰裂縫和雪橋。
    (三)C1(一號營地),海拔2400米:一號營地也稱Ski Hill米營地,由于離大本營較近,每天飛機起降噪音較大,睡覺的時候需帶著耳塞,主要的風險是脫水、雪盲、曬傷和中暑。
    (四)C1-C2:從一號營地到二號營地:上升高度580米,前進距離4公里,行進時間約6小時,坡度中等。主要的風險:惡劣天氣。
    (五)C2(二號營地),海拔3000米:二號營地位于卡希爾特納冰川上端,主要的風險:暗裂縫
    (六)C2-C3:從二號營地到海拔3400米三號營地,行進距離2.5公里,上升高度400米,坡度偏陡,預計行進時間5小時。潛在的風險:雪崩。
    (七)C3(三號營地),海拔3400米:三號營地海拔3400米,一般會在這里留一部分食品和物資,用于下撤,主要危險:暗裂縫和急性高山病。
    (八)C3-C4:行進距離是4.6公里,上升高度900米,坡度陡。潛在的最大危險是明暗裂縫、落石、雪崩。途中要經過還白4100米處的大風口,壞天氣時,風速可達80公里/小時,并伴隨暴風雪,溫度會降到-30度。
    (九)C4(四號營地),海拔4300米:四號營地又稱為Basin Camp(盆子營地),是很平的一個平臺,像一個盆子。這里是登山者適應和等待沖頂好天氣的前進營地,登山者在這里停留的時間最長,適應好了后,一旦等到好天氣周期,則直接沖到五號營地并在合適的時機沖頂。這里有麥金利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長期駐守,并有整個攀登路線上最為奢華的固定廁所。潛在的風險:明暗裂縫。
    (十)C4-C5:從四號營地到五號營地,上升高度900米,前進距離2.6公里,坡度很陡,預計花費時間8-10小時。此段路線是整個攀登路線中最陡也是最為漂亮的一段,中間有著名的頭墻(head wall)和非常醒目的華斯伯恩石柱(Washburn’s Thumb)。潛在的風險:攀登的擁擠、落冰、暴風雪后的雪崩、大風、滑墜和凍傷。
    (十一)C5(五號營地),海拔5200米:五號營地位于海拔5200米的大平臺,這里是沖擊頂峰的突擊營地,由于海拔較高,缺氧、低溫和大風是這里最大的風險。由于阿拉斯加靠近極地,天氣變化快,很多登山者因為大風經常被困在這個營地很多天。
    (十二)C5-頂峰:從五號營地出發(fā),翻越相對高度超過300米麥金利山口后,沿著山脊行進至巨大的足球場平臺(Football field),翻上豬頭坡(pig hill),橫切一個非常陡峭的山脊,既可站在海拔6193米的北美最高峰之巔了??傮w行進距離4公里,上升高度900米,坡度較陡,預計行進時間6小時。潛在的危險:下降過程的滑墜。
    四、那一段的精彩
    2002年,隊長、王石、次落、建哥完成了麥金利的攀登。從他們那里,我第一次了解到這座山峰的一些基本的信息,比如路線漫長,比如要做牛做馬的拖雪橇,比如山脊路線異常狹窄陡峭非??膳?,比如國家公園管理處對攀登隊伍環(huán)保要求極高,不但要對帶上山的食品、燃料和帶下山的垃圾進行統(tǒng)計,連攀登過程中都要背著馬桶(說實話,說是馬桶是什么樣子,在腦子里面完全沒有概念,總不會是抽水馬桶那樣吧)。印象最深刻的是,次落他們由于攀登非常順利,白汽油余量很多,背負下山實在是個負擔,可是山上的其他隊伍都拒絕接受這個免費的禮物,最后終于與一隊[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俄羅斯人達成協議,條件是讓他們免費打衛(wèi)星電話,他們才勉為其難的收下了多余的白汽油。
    到了2009年的秋天,在[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拉薩遇到了準備攀登卓奧友峰的老羅,他定居美國19年,近十年開始登山,足跡遍布世界,曾經攀登過麥金利、阿空加瓜、慕士塔格等等等等。一聊之下甚是投緣,就有了在2010年組織麥金利攀登活動的想法。后來,通過老羅了解到,麥金利國家公園只允許美國6個向導公司組織商業(yè)登山活動,而且每個公司每年的人數有明確的限制,而早在2009年8月,這幾個公司的2010年的攀登名額已滿。于是,我們唯一的辦法只能是自主攀登,還好老羅攀登過這座山峰,還不算是兩眼一抹黑。麥金利的攀登最佳季節(jié)為每年的5-7月,此時天氣不是那么寒冷,冰川裂縫也不像夏季那么的多,而且,由于是極晝,基本不會天黑,給攀登帶來很大的方便(怪不得次落稱之為“太陽之家”),由于老羅2010年4-5月要攀登珠峰,于是,我們就把攀登活動安排在6月份。
    確定了時間,然后又跟老羅詳細溝通了攀登可能發(fā)生的費用,確定了對外的報價。然后就開始聯系國內的熱愛登山的朋友們,不想一下子竟然有15、6個朋友感興趣,其中有好多是去年登頂珠峰的山友。然而,麥金利畢竟是一座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山峰,于是,經過多次的溝通篩選,最后確定了8個成員(其中7人登頂過珠峰),剩下的人因為經驗不是很豐富,最后只好婉拒了。教練與隊員的比例定為1:2,除了我和老羅,我也征求了尼瑪校長的意見,邀請在中國地質大學([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武漢)學習的德慶歐珠和次仁旦塔加入隊伍(圣山公司和[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西藏登山學校的其他向導,4、5月份都在山里,無法前往美國大使館面簽)。
    在接下來的籌備過程和攀登過程的最開始,我們經歷了很多的劫難,可能正是經歷這些劫難,讓我們后面的攀登過程異常順利,正所謂“禍兮,福之所倚”。
    樓主

    管理員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2-4-29 10:36
  • 簽到天數: 885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2#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6-21 17:41:15 | 只看該作者
    第一劫:簽證之難
    從今年年初到4月份,每天不停和遠在美國丹佛的老羅通郵件,確定登山許可的申請,討論登山計劃和物資準備。到了4月份,隊伍基本確定,登山許可也辦妥,就開始了美國簽證過程。雖然有心理準備,但美國簽證過程的艱難程度出乎意料。最后,兩位藏族教練都被拒簽,深圳的阿忠、沈陽的郎總也被拒簽,而大連的老徐則臨時退出。于是隊員就變成了5個(青衣佐刀、羅冠雄、浦瑋、梁群、胡凱),而教練只有我和老羅兩個,百般無奈之下,最后決定讓高清頂上了。
    出發(fā)前的簽證問題給了我很大的打擊,不過其他的倒還順利,到了6月6日,大家在北京集合,檢查了裝備。6月7日上午,請次落給大家講了攀登麥金利的情況。下午前往北京機場,出發(fā),去美國,去麥金利。
    樓主

    管理員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2-4-29 10:36
  • 簽到天數: 885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3#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6-21 17:41:22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劫:飛機晚點
    飛機在北京機場延時2小時起飛,而我們需要在西雅圖轉機飛阿拉斯加首都安卡雷奇,中間的轉機時間只有兩個小時,這讓我非常不安。好不容易挨到了西雅圖,發(fā)現離我們飛往阿拉斯加的飛機起飛時間只有1個小時了,可是,美國機場規(guī)定,行李必須取出重新托運,另外還得入關。費盡周折趕到了登機口,飛機已經沒有懸念的飛走啦,嗚嗚嗚。沒辦法,只好去找海航理論,干巴巴的在西雅圖機場等了半天,最后終于搞定,另行安排了一班晚上的飛機,給在安卡雷奇等我們的老羅打了電話,心里不僅有些擔心,因為飛到安卡雷奇快半夜了,而從安卡雷奇到山腳小鎮(zhèn)塔肯納還得開車4個小時,烏漆麻黑的陡增很多麻煩。然而,飛機降落后,雖然已經是深夜,可是外面竟然陽光燦爛,真是太神奇了,原來我忘了這里是北極圈,而現在正是極晝。
    在途中的一個超市,我們又補充了一些物資和食品,到塔肯納的酒店已經是凌晨2點,但是天仍然很亮,這樣的情況只有2004年去厄爾布魯士的時候在圣彼得堡有過短暫的經驗,而從現在開始的長長一段時間里,我們需要從新調整自己來適應這“不落的太陽”。
    樓主

    管理員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2-4-29 10:36
  • 簽到天數: 885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4#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6-21 17:41:29 | 只看該作者
    第三劫:行李丟失
    由于時差和長時間飛行,大家到頭就睡。第二天一早醒來,陽光燦爛,不由的心情大好,于是大家伙就開始整理裝備,這才發(fā)現一個高清的大駝包不見了,里面裝著高清所有的個人技術裝備。我們抱著腦袋使勁的回憶,確認在西雅圖托運的時候,行李是全的,而在安卡雷奇機場可能比較倉促,把行李落下了,心里真是無限的懊惱,怪自己沒有在取行李時double check。無奈之下,立刻給機場打電話,機場的答復是:等待。本來的好心情瞬間飛灰湮滅,我們在鎮(zhèn)上原計劃只有一天的時間,休整和辦理進山手續(xù),現在還得想辦法給高清找一套裝備。在國家公園管理處辦理進山手續(xù)的時候,遇到了一個日本年輕人,從臉上曬傷的痕跡看,應該是剛從山上下來的。一問果然是,再一問,發(fā)現他的鞋子和高清一個碼,不由得大喜過望,馬上上去和他套近乎,最后他愿意將他的全套個人裝備轉讓給我們,真是“天上掉下個大寶貝啊”。于是,我讓高清繼續(xù)和他溝通,最后他決定不轉讓了,改為借用,等我們回國后還給他,不好意思之下,給了他一些美元算是感謝。
    樓主

    管理員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2-4-29 10:36
  • 簽到天數: 885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5#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6-21 17:41:40 | 只看該作者
    我們在管理處接受了關于麥金利攀登的“教育”,主要是詳細的路線介紹,環(huán)保原則講解,領取垃圾袋和“馬桶”,了解使用方法,原來傳說中“馬桶”就是一個簡單的塑料桶。在大本營、一號營地、二號營地、三號營地、五號營地解大手都必須使用馬桶,里面鋪可降解的透明塑料袋,解完后必須扔在指定裂縫。而在二號和五號營地,沒有指定的裂縫,大便必須背到三號或四號營地丟棄。
    第四劫 飛大本營飛機延誤
    我們原計劃6月10日出發(fā),乘坐螺旋槳飛機前往大本營??墒堑搅?月10日起床的時候,外面卻下起雨來,不祥之兆啊。趕到機場一問,答復也是“等待”,于是我們就開始了在機場漫長的等待,這一等就是兩天,期間,我們組織大家一起學習了雪橇的拖法和結組的方法。
    正所謂,撥得云開見月明,到了11號,我們得到電話,高清的行李找到了,并且晚上就可以送來塔肯納,原來機場工作人員把行李落在西雅圖漏運了。我不由得一陣狂喜,高清更是一竄好高,因為里面有很多他最喜歡的個人裝備,這下就好像出門被餡餅砸到了,大家也都很開心,覺得我們的運氣在轉好,希望這樣的運氣會延續(xù)到整個攀登過程中。
    樓主

    管理員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2-4-29 10:36
  • 簽到天數: 885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6#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6-21 17:41:47 | 只看該作者
    第五劫 漏帶裝備
    到了12號下午,我們如愿以償的降落在了位于冰川上的大本營,在大本營遇到了一大批從山上下來的登山者,眼神甚是饑渴。原來由于天氣原因,飛機無法起降,他們從山上下來后已經在大本營滯留5天了,天哪,5天,在這個冰天雪地的地方,他們吃什么呀,還有內心得多么痛苦啊,怪不得如此饑渴。
    不免同情一番后,我們去到常駐大本營著名的Lisa大姐處登記,她檢查登記了我們的物資后(與下山后垃圾的量進行對照,以判定我們環(huán)保政策是否嚴格執(zhí)行),我們領到了6加侖的汽油(這就是我們這次攀登活動所有的燃料了)。這時,浦瑋發(fā)現了一個情況,他的高山靴特別大,原來沒有帶內靴。他的裝備是下屬給準備的,整理和檢查的時候都沒有注意到(由于他的鞋子是La sportiva的歐林巴斯,帶著全雪套,光看外表還真看不出里面有沒有內靴)。我腦子嗡的一下一片空白,麥金利地處極地,即使現在是夏天,最冷也能到零下30度,而且地形陡峭,沒有內靴怎么辦哪,無法不責怪自己為什么在北京沒有細致的檢查到這個情況。到了這個地步,實在沒轍,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多穿襪子。最后浦瑋就穿著6雙襪子并裹上護膝,成功登頂麥金利,撤回大本營的時候也是唯一一個腳上沒有水泡的人,估計創(chuàng)造了麥金利攀登有一記錄,哈哈。
    樓主

    管理員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2-4-29 10:36
  • 簽到天數: 885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7#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6-21 17:42:01 | 只看該作者
    當牛做馬
    在大本營我們沒有停留,很快的整理的裝備,八個人分成兩個結組(我、青衣佐刀、胡凱、梁群一組,老羅、高清、羅冠雄、浦瑋一組),拖上雪橇就出發(fā)了。我們在大本營預留了一天的食品,防止下山后等不到飛機,不至于挨餓。
    大家都是第一次拖雪橇,而且負重都不輕,5個隊員除了拖拽自己的個人裝備,還分擔了一些公用的燃料和裝備。而我們幾個教練每人除了背包里面的20-30公斤負重外,雪橇重量也超過40公斤。雖然從大本營到一號營地坡度很緩,我們也深刻的體驗到了“當牛做馬”的感覺。這長長的8公里路程更是走的我大腿肌肉痙攣,麥金利在第一天就給我了一個下馬威,不由得對未來的攀登有些心里沒底。
    休息了一晚上和一個白天(高清在白天一個人向上運輸了一趟,把一些物資埋在二號營地下方,以減輕負重),我的肌肉也明顯好轉,我們半夜出發(fā)(實際也是天亮的,只是溫度低點,這樣雪比較硬比較好走)繼續(xù)從一號營地前往二號營地。剛走了一會,天氣變壞,巨大的風雪開始了,真可謂是天昏地暗,寒冷徹骨。在風雪中走了整整六個小時,舉步維艱,終于到了一個相對平緩的坡上,跟后面高清他們組一聯系,只聽到“就地扎營”幾個字,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樓主

    管理員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2-4-29 10:36
  • 簽到天數: 885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8#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6-21 17:42:09 | 只看該作者
    經過一晚上的風暴,第二天卻是陽光燦爛(6月14日),帳篷內炎熱無比,我們睡醒之后,百無聊賴,用各種巧克力粉和巧克力醬加雪,做了各種冰鎮(zhèn)飲料和冰激凌,大飽口福。
    從二號營地到三號營地比較短,我們還是安排在半夜出發(fā),在早晨的時候抵達營地。為了更好的適應和休息,15日我們將在這里休息一天,而高清放棄休整,下到上次埋物資處將物資背到三號營地。在備受雪橇折磨后,6月16日,我、高清、老羅放棄了使用雪橇,采用直接背負的方式,突破了大風口,將食品和其他物資運送到了四號營地下方。
    6月17日,全體離開三號營地,可是走了不到200米,大風再次降臨,我們被困在“摩托車山”(motocicle hill)后面,無法前進一步,百般無奈之下,只好放棄,返回C3。
    6月18日,天氣轉好,經過長時間的行軍,終于抵達了4號營地,大家也第一次看到了頂峰的真面貌。
    由于是極晝,所以時間過的很混亂,休息好了就走,根本不像國內登山,每天每天分的很清楚,真是很特別的體驗。
    樓主

    管理員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2-4-29 10:36
  • 簽到天數: 885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9#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6-21 17:42:16 | 只看該作者
    否極泰來
    四號營地是整個登山路線上最舒服的營地,干凈的固定廁所、平坦無風的地形還有良好的心態(tài),畢竟已經走完了大部分無聊的路段,負重也越來越輕,而且頂峰就在眼前,真正的攀登馬上開始了。
    6月19日我們選擇了休息,我和老羅下到四號營地下方埋物資處取了食品和燃料。四號營地的日子非常愜意,大家盡情的放松,為著沖頂做充分的準備。
    6月20日,全體翻上頭墻適應,我和高清運輸食品至5號營地下方,頭墻高達400米,非常陡峭,最陡處超過50度,架設了一上一下兩條路繩,山上登山者很多,難免堵車。上山脊后,豁然開朗,阿拉斯加的群山在遠處延伸至無窮,異常美麗。山脊很狹窄陡峭,地形豐富,攀爬很是有趣。
    樓主

    管理員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2-4-29 10:36
  • 簽到天數: 885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10#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6-21 17:42:23 | 只看該作者
    6月21日,全體隊員離開四號營地,在埋物資處取出所有物資后,安全抵達五號營地。天氣晴好,人員狀態(tài)良好,一切順利的讓人欣喜,也許是前面的不順把我們的壞運氣全部帶走了吧。
    登頂!登頂!
    歷經長達10天的艱苦跋涉,漫漫長路加上大負重加上暴風雪,給每個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記,現在我們終于到了最后的階段,頂峰就在眼前,這個每個人都帶來了極大的鼓舞和信心。
    6月22日早上,天氣異常寒冷,但是基本沒有風,我們早上9點多出發(fā),從五號營地一出來就是一個大陡坡斜切上麥金利山口。我們慢慢從陰影中走入陽光,突然的幸福降臨。
    不停的行走行走,不停的喘息喘息,翻上了麥金利山口,穿過了足球場,爬上了豬頭山,頂峰就在不遠的地方,一切都很近了。
    樓主

    管理員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2-4-29 10:36
  • 簽到天數: 885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11#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6-21 17:42:32 | 只看該作者
    在狹窄陡峭的山脊上行進,兩邊都是高達幾百米的懸崖,異常小心。慢慢的慢慢的,所有的隊員都站上了那個小小的山尖。我擁有著以前登頂其他山峰時無法比擬的喜悅和輕松,也許是過程越是艱難,成功后的感覺就越是強烈,當看到各個隊員登頂后狂喜的情形,讓我覺得自己所有的努力的異常值得。
    艱難的下撤
    從頂峰下來,大家從興奮中緩過神來,提起百倍的精神,防止滑墜。畢竟只有下撤到大本營才算是真正的成功。不過,下撤過程也因為登頂而變得不是那么可怕了。下回五號營地已經凌晨,登頂我們總共用了16個小時,what a day。
    第二天大家睡了個懶覺,因為接下來是異常漫長的一天,我們要從5號營地直接回到大本營。11點出發(fā),一路上不停的下,最痛苦的是腳,每一步都是鉆心的疼痛。在四號營地稍事休整,帶上全部的物資繼續(xù)往下,在三號營地拖上雪橇,下坡拖雪橇對我們每個人又是一個全新的課題,花了很長時間才了解最優(yōu)的方式。
    樓主

    管理員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2-4-29 10:36
  • 簽到天數: 885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12#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6-21 17:42:39 | 只看該作者
    繼續(xù)麻木的下撤,到了一號營地已經是凌晨2點,我們在這里做了點吃的,拿出睡墊在地上瞇了一會,凌晨5點的時候,我們繼續(xù)出發(fā)。從大本營出發(fā)先要下一個大坡,大家稱之為傷心嶺,6月12日出發(fā)的時候,還不覺得什么,上了這個坡的時候才真正體驗到什么叫做heartbreak,怎一個苦字了得。好不容易到了大本營,一了解才知道,由于最近氣溫升高,原來飛機起降的坡已無法正常起降,需要再往上走半小時。絕望。一步一挪,終于在6月24日早上8點半,我們回到了登山的起點,而那個坡我們把它命名為吐血坡。
    終于我們從一座偉大的山峰走了出來,我想,每個人對于漫漫長路,對于歷經艱辛有了更為深刻的體驗,而成功登頂無疑是最好的回報?;氐剿霞{,可以去洗澡,可以有床睡,可以喝啤酒,可以吃大餐,可以不用把腳放回那可怕的高山靴,可以全身心放松,再也不需要去爬什么傷心嶺、吐血坡。幸福!這樣的幸福也許就是每一個登山者最為極致的追求。
    樓主

    管理員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2-4-29 10:36
  • 簽到天數: 885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13#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6-21 17:42:45 | 只看該作者
    本次麥金利攀登活動為期13天,但是大家下山后都覺得非常漫長,感覺想過了一個世紀。中間有很多遇到了很多困難和問題,有些是天災,也有些是自身經驗不足造成的,回來后我們好好的進行了總結,明年再次組織的時候希望越做越好。麥金利地區(qū)山峰資源豐富,路線眾多,后勤保障良好,救援機制完善,環(huán)保工作非常嚴格,總體來講,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去攀登的目的地,不僅僅是麥金利傳統(tǒng)路線,其他路線,其他山峰,都將是非常好的選擇。
    從麥金利下來后,6月28日送走各位隊員,我先后在加州marina,monterey的REI店、丹佛的美國登山俱樂部博物館、西雅圖的REI店做了四場介紹中國攀登的演講。希望明年再去美國的時候,能夠再做一些類似的演講,讓世界了解中國登山,讓中國登山人走向世界。
    樓主

    管理員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2-4-29 10:36
  • 簽到天數: 885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14#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6-21 17:43:03 | 只看該作者
    期間,我去了優(yōu)勝美地和在中國求學的美國女孩Chrsi一起[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攀巖了幾天,算是對自己的犒賞??墒牵驮谖译x開那里的幾天后,Chris因為滑墜,不幸離開了我們,無限的悲痛啊,回國后,我寫了一篇悼念文章:
    位于塔肯納的麥金利國家公園管理處中,有一個牌子,標明了今年攀登麥金利和Foraker峰的人數、登頂數等信息。
    這是麥金利國家公園管理處種的一張世界[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地圖,每一個來登山的人都要用大頭針標記出自己來的地方,中國地圖上的大頭針寥寥無幾。
    這是塔肯納飛機場,身后的飛機就是我們藉以飛到大本營的必備交通工具。
    從塔肯納飛往大本營的途中,下面是美麗的阿拉斯加。
    從塔肯納飛往大本營的途中,接近麥金利山區(qū)的冰川。
    從飛機上看到下面在辛苦跋涉的登山者,每個人都拖著雪橇。
    熱鬧的大本營,前方的那個小房子就是管理處的辦公室。
    離開大本營準備出發(fā),開始攀登麥金利的第一天。
    二號營地,比較平坦,我們躲在帳篷里做自制的冰激凌。
    凌晨,接近三號營地。
    終于走到了三號營地。
    前往4號用地,前方的鞍部就是著名的大風口。
    四號營地
    從四號營地看頭墻
    四號營地有管理處常駐工作人員,每天他們都用小白板來通知天氣預報。

    孫斌,作者本人。
    這是四號營地適應的時候,我們去到營地邊緣走走,這個邊緣也被稱為“世界之邊”。
    在四號營地休整那天,五號營地有一位俄羅斯人突發(fā)高山病,被運回四號營地,并通過直升飛機送回塔肯納。
    四號營地往上適應,頭墻下撤。

    美麗的四號營地
    從四號營地看遠方
    前往五號營地途中的陡峭山脊
    前往五號營地途中的陡峭山脊
    孫斌,作者本人。
    孫斌,作者本人。
    挖出我們埋在這里的物資(靠近五號營地)
    五號營地,遠處的痕跡是通向麥金利山口的路線。
    在路上遇到了世界知名的珠峰向導羅塞爾

    樓主

    管理員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2-4-29 10:36
  • 簽到天數: 885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15#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6-21 17:43:22 | 只看該作者
    在著名的足球場平臺,前方就是豬頭山,遠看山形很像豬頭。翻上這個山,向左橫切即可登頂。
    橫切,即將登頂。
    登頂啦(老羅、梁群、高清)
    頂峰的樣子
    更多的頂峰橫切[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圖片

    遠眺麥金利
    懷念Chris
    [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美國Yosemite國家森林公園被華人翻譯為優(yōu)勝美地,實具傳神之妙,信達雅之極。這里是[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攀巖者的天堂,也是我的夢想之地。就在半個月前,夢想終于照進現實,在完成麥金利的攀登后的7月初,我專程去那里待了幾天,算是對自己的犒賞。那是多么美麗的地方啊,仙境般的冰川峽谷,巨大的完美的花崗巖大墻,還有那么多引人入勝的攀登傳奇,在里面行走攀登是無比激動人心的事情??墒?,回國后僅僅幾天,一個無比意外的消息讓優(yōu)勝美地這個名字帶上了一層悲情的色彩:就在幾天前,我的好朋友,優(yōu)勝美地攀登時的搭檔Chris在完成一條路線下撤時,不慎滑墜,永遠的離開了我們。7月13日早上,收到朋友給我郵件的時候,我整個混亂了。
    Chris是一個華裔美國女孩,認識她還是去年年底在桃園仙谷[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攀冰的時候,她和她的[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德國朋友Torsen搭檔,爬的不亦樂乎。由于好奇,一聊才知道,她剛來清華讀博士,當時還不會說中文。在搭我車會[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北京的路上,一路狂聊,原來她的父母是香港人,定居美國。她從小在美國長大,本科在哈佛,研究生在斯坦福,博士來了中國,在美國也算是天之驕女類型的。她是一個狂熱的攀巖者,尤其是傳統(tǒng)攀登,就連她給我的郵件地址都是Tradegirl@gmail.com。她說,她的夢想之地是優(yōu)勝美地,然后我告訴她,我也一樣。接著,她告訴我,每年夏天她都在優(yōu)勝美地度過,讓我羨慕不已。在這以后我們一起為斯坦福[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登山[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俱樂部和北大山鷹社的合作交流活動來回奔走,并約定7月初當我完成麥金利活動,要去優(yōu)勝美地,她來當我的向導。
    于是就有了這次讓我無比雀躍的優(yōu)勝美地之行:就在10天以前,我和Chris還在Yosemite一起攀巖,我們爬了NutCracker,Half Dome的Snicker Dike,還有其他幾條經典的路線;我們在Yosemite營地間轉來轉去,找不要錢的空隙[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露營;我們在去Half Dome的西南壁的時候,她在前面飛速的前進,我由于6月份攀登麥金利腳上好多水泡,走的無比痛苦,讓路邊的一個男青年笑話,意思是女孩比男孩厲害多了;我們在Half Dome腳下,無法找到接近巖壁的森林里面的小路,來回尋找無果,只好無奈的對視,然后Chris打電話找遍了她的朋友求助終于搞定,開心的大笑;我們在從Half Dome回來的路上,談論成為職業(yè)攀巖向導的問題;我們約定,2011年我還要去Yosemite,我們一起去爬El Captain和Half Dome上的經典路線……
    可是,突然之間,她遠離我們而去了,那么近,那么快,突然的讓人無法接受。
    她是多么好的一個女孩,多么好的一個攀登者,善良,癡迷,執(zhí)著。
    我永遠不會忘記她燦爛的笑容;不會忘記她那粗糙的雙手,她說作為一個女孩,手這么粗糙會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不會忘記每天她從露營袋中鉆出來伸懶腰的樣子,她在Yosemite的日子都是這樣開始,讓人由衷敬佩;不會忘記她那破破的本田車,里面裝滿了她計劃在Yosemite呆兩個月所需的各種物資(按照她的說法,她有tons of water and candy)。
    她在Yosemite到處是朋友,從ranger到攀巖者,看得出來她在這個地方待得時間很久,看得出來大家都很喜歡她,也看得出來她熱愛這個地方,她說她的理想是在這里開個飯店,比如提供中國,[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日本,[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韓國的好吃的,這樣她就可以一直待在Yosemite Valley,不受限制。
    我記得我勸阻了她成為攀巖向導的想法,我始終覺得把愛好當成職業(yè),會讓本來很美麗的愛好變得不夠純粹,她也深以為然。
    我記得她一直在跟我聊關于搭檔的問題,在攀登能力相差較大的情況,怎樣才能和一些很強的攀登者成為讓她覺得自己很有自我的搭檔。
    我記得她一直說La Sportiva是唯一的最好的攀巖鞋,而她的攀巖鞋已經破了好幾個大口子,我說等她九月回到北京我要送她一雙La的鞋子,讓她告訴鞋子的型號。
    I hate to get the news!!!!!
    想著想著,一切都恍惚起來,在天堂里面,一定有Half Dome, El Captain,郭亮,白河,雙橋溝吧,在那里她可以自由的攀爬,再也沒有Ranger的干擾,沒有各種瑣事的羈絆,想爬哪里就爬哪里,想爬多久就爬多久,自由自在,像一個美麗的精靈,在山谷里,在巖壁間徜徉。美麗的優(yōu)勝美地峽谷
    偉大的El Captain
    雄偉的HALF DOME讓人向往

    樓主

    管理員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2-4-29 10:36
  • 簽到天數: 885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16#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6-21 17:43:33 | 只看該作者
    作者:紫笛依揚  
    返回旅游戶外
    發(fā)新帖 回復
    使用 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本版積分規(guī)則

    公司簡介 |  公司動態(tài) |  廣告合作  |  產品服務 |  誠聘英才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聯系我們  |  幫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