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火山遺址
文|任儒舉
一艘游輪載著十幾個獵奇者在平靜的水面上飛瀉。
那水表面上波瀾不驚,卻總讓人感覺到暗流涌動。
大約十幾分鐘,或許更長時間,到達了預定地點。
這是一片寂寞的荒野,我們置身在其中。
水的對面好像是一座死灰山,但我們看不見,只能感受到那股帶有硫磺的氣味。天,漆黑漆黑,沒有一絲光亮。淅淅瀝瀝下著雨,并不大,屬于那種很細的,比霧稍微大一些的雨絲。聽不見它的聲音,但我們能真切地聽到那種從地表水里發(fā)出的咕嚕咕嚕的,像是壓抑了好長的低吼。那股帶有硫磺的氣味是從四周噴射出的濃霧里散發(fā)出來的。帶有那種魍魍魎魎的詭異??植?,從我們身邊慢慢地擴散、擴散。已經(jīng)超越了自身的承受能力。
突然,在我們的頭頂響起一聲悶雷,嗚嗚咽咽地,也似那種壓抑了好長的低吼,慢慢地,聲音越來越大。終于憋不住地發(fā)出一聲霹靂,將捂得嚴嚴實實的天幕撕開了一條口子,借助閃電瞬間的強光,我們終于看清了對面的那座山,灰不溜秋地。它的上半部被濃霧環(huán)繞著,與它自身的色彩很匹配,下半部體積淹沒在一片汪洋中,水,并不深,鼓著密密麻麻的氣泡,似乎有些不安分。同時還伴有許多莫名其妙的聲響,交織在這一片曠野里。
雨點越來越密,雷聲越來越大,電閃越來越亮了。死灰山頂峰的濃霧漸漸地變成了黑煙,煙塵并不四處揮灑,而是垂直地上升,在它們的附近噴出的再不是霧,而是帶有一股青煙,也是漸冒漸濃,漸冒漸黑。視線已不再成為我們的障礙,只是伴隨火山的噴射和雷電有些忽明忽暗,但這持續(xù)時間不長,火山口終于噴出真正的火焰,那火焰好像原子彈爆炸一樣,竄出十幾米高,從口子里流出一股鐵水似的石流就從四周彌漫開來。
這時的山、水、雷、電、沙、石各種各樣的聲音混雜在一起,演變成一種鞭炮的齊鳴,伴著這聲音,火山的噴發(fā)愈演愈烈,并不是連續(xù)上升,它忽大忽小,忽強忽弱,忽高忽矮。山水在這種變幻莫測的氛圍中就有些動蕩不定,仿佛倒映在漣漪的水面上,不斷地晃動,死灰山不再是孤獨的,它的背后有連綿的群山輪廓,在我們的視線里慢慢變得朦朧起來。山上螢火妖嬈。只那么一瞬間山頂?shù)幕鹧嫦缌?,頃刻間一切都歸入了寂靜。
隨著燈光的打開,我們終于回到現(xiàn)實,我注意了時間,整個火山爆發(fā)的過程是13分48秒……這不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播出科幻影片,也不是冰島埃亞菲亞德拉冰蓋火山再次噴發(fā)的實況錄像,這是幾年前我在一個模擬現(xiàn)場感受到的9億年前“火山噴發(fā)”的精彩瞬間。
這與6月15日我們應琵琶湖的主人周振超先生邀請去觀火山遺址時,完全是另外一回事,這天不但沒下雨,日頭毒的跟三伏天沒有兩樣,我甚至就沒有勇氣上到火山口。因為幾年前觀摩的那個場所景還夢幻般地縈繞在我的心中,從坐上游艇的那一刻就揮之不去……
不過,我從半山腰里那個石碑上還是了解到大約九億年前這里發(fā)生的那一幕:
這里是火山地質(zhì)公園火山噴出口,它是南秦嶺和揚子版塊在地質(zhì)演化過程中,留下的重要地質(zhì)資源。距今已有0.8——0.5億年,是最后一期地質(zhì)活動保留較好的地質(zhì)地貌。該處火山口是屬于管涌形噴口,巖性為玄武巖,噴出時代為晚白嚴世紀。山上以多氣孔多比重輕的石頭居多,當?shù)厝朔Q為浮石,基巖為不常見的金佰利巖,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少,它是金剛石的母親,世界上最具寶石級金剛石,卡利南就是產(chǎn)于金伯利巖中……
毋庸置疑,火山地質(zhì)文化是琵琶湖景區(qū)的特色文化之一。因為這里屬造山帶構(gòu)造地貌型,其火山遺址就在琵琶湖水庫庫區(qū)中,在湖北省內(nèi)獨一無二,現(xiàn)被納于了省級火山地質(zhì)遺址保護范疇,其中保存完好的火山遺跡是上蒼賜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據(jù)專家考證,大洪山地區(qū)的火山噴發(fā)育較成熟,即:12——10億年、4——5億年、1.8——0.5億年。三個階段,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約5——10億年之間的火山爆發(fā)井噴口。
后來人們應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真實再現(xiàn),可能與當時的場景差不多,它采用了聲、光、電作用合成。除了電影、電視。我們誰也沒見過真正的火山爆發(fā)。但在那短短的十幾分鐘時間內(nèi),卻讓我們真正看到了那驚心動魄的一幕,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我們不得不佩服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高明,我們更不得不佩服現(xiàn)在的聲、光、電研究者們,是他們用智慧還原了火山爆發(fā)時的恢宏畫面,通過這種直觀的了解,讓人們真正地認識地球,了解人類發(fā)展史提供了一條最佳渠道!
周振超先生告訴我,正是因為有這一獨特的火山噴發(fā)資源,才使他再次重振琵琶湖,讓更多的游客來了解大洪山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為此,他又投資興建了十幾座集裝箱式別墅。讓更多的人去感悟億萬年前的火山爆發(fā)時地動山搖的精彩畫面……
歡迎光臨 隨州論壇 (http://josielaird.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