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樹村的旺光景 ---我與新中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石守京我們村子是以滿村的皂角樹而得名皂角樹村,每次回去,都見村上有人家建起新樓房。低矮破舊的土墻布瓦房有的被拆除,有的堆滿了過時的農具和雜物,取而代之的是新穎別致的樓房和別墅,不斷改變著村子的模樣。若要問誰家建新樓房蓋別墅花了多少錢,主人都只會謙虛地搖頭笑而不答。我知道,村里人都在通過自己的勤勞奮斗,過上旺光景。 ![]() ![]() ![]() ![]() ![]() 樹蔸雖好燒,但離不開茅草引燃,為保障家里有足夠的引火柴,還需要四處砍茅草。山林入口都寫有大幅封山育林的標語,“不得入內砍柴”,只能在坡邊、田埂上砍??惺尺^的草蔸或鏟草皮。我人小力單,經常會砍傷手或腿,有一回,用力過猛,砍在了腿上,傷口很長很深,鮮血直流,為防止傷口感染,我仿照大人的做法,對著傷口用尿液沖冼,雖然很疼,但沒有感染,大概是尿液具有消毒殺菌的作用吧。 ![]() ![]() 我那時除了挖樹蔸、砍茅草、鏟草皮,還會干別的農活,如插秧、推秧草、割谷、揀棉花、挖紅薯、起田溝、打溝渣等,只是無力駕牛耕地,那是成年男人干的事。我想等自己長大,耕地不用牛,我會開拖拉機犁田打耙。那時,駐村工作隊經常講,再過幾十年“點燈不用油,犁田不用牛,出行不用走,煮飯不用柴,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為農民鼓勁,農民只能當作天方夜譚聽。有一張墻畫很叫我神往:一位男知青,頭戴白草帽,肩搭白毛巾,雙手握著方向盤、駕著拖拉機在田野里耕地。 我還是與當拖拉機手失之交臂。十八歲那年,我穿上了綠色的軍裝離開那個叫皂角樹的村子。父母仍在老家,我每次回去探望他們都能看見村子的變化。我知道,村里人都在通過自己的勤勞奮斗,過上旺光景。 ![]() ![]() ![]() 記得有年初秋,我回家看望父母,屋檐下釘起了鴿子籠,每個籠里都有鴿子在咕咕地叫,屋脊上還有一群鴿子嬉戲,父親見我們回家,搬著梯子,抓了幾只鴿子做中午的下酒菜。我咤異地問,您也會養(yǎng)鴿子了,父親說,鴿子不是想養(yǎng)就養(yǎng)的,飛來了才能釘鴿籠,因為鴿子趕旺處飛,說著,他又指了指村東頭,瞧!哪邊也有好幾戶養(yǎng)起了鴿子。是啊,如今隨著美麗鄉(xiāng)村的建設,皂角樹村越來越美!皂角樹村福旺、財旺、產業(yè)旺、人丁旺,也是祖國旺的縮影。 |